剛一回京,朱允熥便吩咐羅毅幫忙,把從朱橚那兒帶回來的高產農作物送去了農研所。
這幾年,農研所雖沒拿出太顯著的成效,但他的那片莊田正是因有了農研所的管理,收成才一年強於一年了。
沒能拿出成效來,只是因為農作物本身培育不易,可不是農研所懈怠所致。
在之後的時間,朱允熥因要養傷,只是缺了幾天的早朝,批閱奏章一天都沒耽誤了。
即便是掛著傷,趴在了軟塌上,都還得完成被朱標罰抄的書。
每天全部抄完,不是子時,也快子時了。
弄了個能趴的肩輿,護衛抬著肩輿送他回去,他趴在肩輿上就睡著了。
一直持續了五六天,他身上的傷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趴著抄了,但他的噩夢卻遠遠沒過去。
每天像之前那樣,和朱標一塊找老朱上早朝,晚上抄完書又一塊回東宮。
日復一日,都快累成了狗。
等到最後,即便批閱的奏章滴水不漏,一點兒錯處都挑不出,該抄的書還是得抄。
四書五經抄遍不說,就連科舉專用書《四書集註》都抄了一遍。
以他現在對這些東西的掌握,就是去參加科舉估計都能拿個進士回來。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了數月,直到馬上快到年關了,加上藍玉的北伐大軍即將班師回朝,朱允熥才終被朱標準允自由活動。
剛聽到這一訊息時,朱允熥都以為他幻聽了。
再三確認了幾遍,確認準確無誤後,當即激動的來回轉圈,像個即將出籠的小鳥。
“皇爺爺,父親,那我就走了。”
朱允熥和老朱還有朱標打了聲招呼,當天便匆匆忙忙的出了宮。
“數月時間,這小子能一直靜心批閱奏章和抄書,還算是有些定力。”
朱允熥走了之後,老朱這才誇了句。
“允熥優點很多,就是性子散漫些,只要多加管束,往後指定差不了。”
朱允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朱允熥,朱標那是越來越滿意。
“嘁,得瑟。”
老朱給了朱標一白眼,沒好氣吐槽一句。
只不過,話音落下後,臉上掛著的笑容卻又清晰可見。
另一邊,朱允熥出宮後,直奔農研所。
待在宮裡的這段時間,雖說一直都關注著那三種高產農作物,但聽得再多,都不如親眼見一次安心。
“殿下。”
祁山最早是負責莊子的,在農研所成立之後,也從外面聘請了不少精通農時的,但仍還是由他做了做一把手。
“給你的那三種東西,培育的如何了?”
祁山領著朱允熥過去的同時,便已先做了介紹。
“都種在大棚裡,已經快收穫了。”
“玉米粒大飽滿,紅薯和土豆個頭都挺大的,差不多半個月應該就都能收了。”
到了單獨開出的大棚。
三種高產農作物枝葉均已發黃,眼看著就要即將枯萎。
朱允熥走到玉米跟前,撫摸了露在外面的玉米鬚,已經開始發乾了。
能吸的水分都吸乾,再沒有了養分可供,便就該是收穫的時候了。
“的確差不多了。”
“從頭到尾是由你一手培育的,啥時候開始收你多留心的,培育的存活率至少得達到一半。”
“大明填不飽肚子的人很多,有了這些東西不知道能讓多少人保命,一定得細心著些,盡最大努力培養出更多的糧種。”
土豆和紅薯都長在土裡,每挖一次損耗一次,反正過幾天就要收了,朱允熥只瞧了一下外面的枝葉。
之後,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