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海存錢之後,在裡間找到朱允熥之後,又是一番對朱允熥的俯首感謝。
再之後,便是表示願為朱允熥馬首是瞻,實則是想讓朱允熥能在生意上有所提拔。
而以朱允熥的實力,胡三海他無論是哪方面都沒辦法送份朱允熥逞心如意的厚禮,只能以口頭承諾向朱允熥示好了。
就比如當初的兩淮商會,陳敬宗搭上朱允熥的順風船,雖碰到了一時的寒冬,但總歸是柳暗花明撥雲見日了。
現在陳家的產業,比之昔日兩淮商會高峰之期時都要龐大上不少。
再反觀兩淮商會,因沒能牢牢抱住朱允熥的大腿,現在各家資產嚴重縮水,已經只能勉強維持溫飽了。
朱允熥也知道商業的本質本就是貨物互通,而貨物互通又需要人與人相互完成,即便富明實業能依託於朝廷。
但也不能全憑自己唱獨角戲,說不準啥時候,就能用到胡三海這種小人物了。
所以,對於胡三海這份態度,朱允熥倒也欣然接受了。
又簡單閒聊了幾句之後,胡三海倒也挺識趣,主動退到隔壁不遠處銀行提供給客戶們休息的地方。
在胡三海走了之後,朱允熥讓人取來銀行客戶名單,從上至下慢慢的翻閱。
還沒翻到最後,朱允熥便從上面找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
算上今天的胡三海,之前銀子失竊的那八家商賈全都把銀子存進了銀行。
有的人則稍稍留下來了些,有的則把當初失竊的一文不差的全都存了進來。
總的來說,這次的失竊桉雖把人折騰的有些累,但總的來說倒也因禍得福了。
至少銀行已算是平穩執行起來了,不用再從戶部往進倒貼錢了。
朱允熥隨手把名單放在一邊,道:“目前存錢的人多了,借貸者還差些,需在這方面做些宣傳。”
銀行的初衷就是為了把那些富戶手中閒置的錢透過一箇中間渠道流通出去,然後利用這筆錢在整體的經濟流動起來。
所以,現在的關鍵不在於銀行有多少錢,而在於透過銀行流通到民民間有多少錢。
之前銀行的職能宣傳出去的時候,很多人歡欣鼓舞對之交口稱讚,真正讓他們抵押手裡珍貴的房子田產等向銀行借貸的時候,他們又打退堂鼓了。
凡來借貸者不是膽量足夠大者,就是那些無恆產者,迫於生計的無奈才出此下策。
但這樣的人總歸還是少數,再排查了他們將來是否有償還能力,也就是他們是否有能力用這筆錢蛋生雞創造出更大的財物外,所剩之人更餘留不下多少了。
以前存錢的人太少,顯得借貸之人多,而現在存著存錢之人增多,借貸者自然也就顯得少了。
“夏尚書要是需要,孤可以讓應天日報加大這方面的宣傳。”
銀行歸戶部管轄,如何操作朱允熥只能提個建議,具體如何操作那還得由夏元吉說了算。
夏元吉之所以站在文官那邊,也是迫於無奈沒辦法,他心中其實還是比較支援朱允熥給的方略的。
現在那些文官不再反對銀行,夏元吉當然也就可以按照朱允熥的方略處理這事了。
“那就煩勞殿下了。”
朱允熥當然希望銀行能越來越好,有了夏元吉這話,朱允熥倒也便操作了很多。
“夏尚書能執筆的話,可以把文章送去應天日報,讓他們負責刊印。”
平常這些報紙全部掌控於朱允熥一人之手,所有文章都由報館自己的人書寫,外面的人即便是投稿也只限於小說詩歌之類的。
能讓夏元吉親自執筆,也是為了讓他能夠更迅速瞭解銀行業務的本職。
畢竟既然要為銀行寫宣傳,那就必須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