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完成。
黃淮若是不在這方面嚴格把關的,一旦出了問題他這首輔必將要擔很大責任的。
明明都是過了眼的東西卻還要再問其他人,這也是沉浸官場多年老油條的標註做法。
“沒有吧?”
眾人紛紛搖頭,但沒一人敢肯定。
這不都是他們剛批閱不久的,有沒有的至於這麼難說嗎?
他那兒都快火燒眉毛了,哪有閒工夫等他們互相扯皮。
“到底有沒有?”
朱允熥變了臉色詢問,黃淮這才開口了道:“應該沒有吧?”
對這些人態度就不能好了。
朱允熥懶得和他們多說,很快便道:“馬上把還沒批完的這些都檢查一遍,一旦碰到有彈劾茹瑺的馬上送到父親那兒去。”
聽朱允熥說的這麼緊迫,眾人也不敢再耽擱了。
他們身處內閣掌握著朝廷的第一手訊息,聽說全權負責清丈的徐汝匯已經到京師了。
很明顯,朝廷是要擴大清丈面積了。
自衡山的清丈開始之後,朝廷就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意思,就連海貿公司都是為清丈順利進行所準備的。
茹瑺作為支援清丈的第一批耆老,偏偏在這個時候彈劾他,想必也是衝著清丈去的吧?
這些人在內閣待了這麼久,哪能連這點政治敏銳度都沒有。
聽朱允熥這樣的安排之後也不敢再耽擱,立馬便在剩下的那批奏章中開始核對了。
朱標習慣了忙碌,也已閒不下來了。
每日朱標若是有空閒的話就會從內閣拿些奏章自己直接批閱,陳瑛彈劾茹瑺的那道奏章恰好就在朱標拿走的那批當中。
因而,內閣這些人並不知道彈劾奏章的情況,對於之後的彈劾問題也無從說起。
朱允熥吩咐了這些後,便先回乾清宮等了。
不過再有沒有彈劾的奏章,這也算給那些大地主提供了一個契機,這些人遲早都有可能借著這事兒再起波折的。
無論是否再有彈劾奏章,都得對此提前準備了。
“在衡山茹瑺沒去見老十八?”
茹瑺是鄉里的耆老,且又是退休致仕的官員,朱楩即便只是路過衡山的,他也非常有必要去拜會的。
“沒有!”
“但茹瑺事後也和兒子說過了,說十八叔既然只是以叔侄身份來找兒子的,所以也就沒再專門來打擾了。”
這理由倒也能解釋的通。
若是茹瑺去拜會的話,不僅是像他這樣的耆老,就連湖廣的官員都必須露面了。
而事實是,朱楩的確就是以叔叔身份見個侄子的,剛處理了周妃喪事的朱楩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那些迎來送往的事情。
正好滿足朱楩需求的理由,朱允熥也就沒說什麼。
哪知,卻被陳瑛那廝翻了出來。
不過一個很小的問題,至於這麼抓著不放嗎?
“嗯,先看看奏章的情況。”
,!
說著,朱標把錦衣衛的奏報推了過去。
奏報是關於陳瑛的,記錄的特別的詳細。
從沒入仕時便開始便開始記錄了,到後來在北平當僉事又到現在調入京中進入都察院。
每日言行舉止都有記錄倒是沒有,至少這期間都接觸過誰都有詳細記錄。
朱允熥對錦衣衛也有足夠的知情權,就錦衣衛的這種手段他也是知道的。
錦衣衛發展到今日已經非常成熟了,他們的情報系統到底有多強大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了。
“陳瑛跳的還挺歡的啊。”
在北平就不僅多次去燕王府拜會,還與那些地方官經常聚集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