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都比較敏感,正如他們剛才所說的百姓愚鈍,且一個人有一個想法,千萬人就是千萬人想法。
要想把成千上萬之人的想法全都滿足,那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問題。
一旦一個處理不少,就有可能把自己摺進去。
他們所爭取的這些是所有文官的利益,他們沒必要為全體文官做這個犧牲。
這乃大部分的想法。
剩下一小部分,也會因對衡山的事情一知半解而不敢主動出頭。
站在這裡的都是四品以上的,他們混到今天這個地位都不是剛出茅廬的菜鳥了,哪還會再幹那種沒把握的愣頭青之事。
一圈掃視下來沒一個敢應的,朱標在御座前重新坐下。
這可是他們主動不接的,這下可輪到朱允熥當仁不讓了。
“父親”
“陛下”
幾乎與朱允熥不相上下,一道聲音在人群中響了起來。
這是誰,這麼討厭。
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要趕在這時候說。
這不是和他搶嗎?
所有人扭頭衝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
只見藍玉斗志滿滿的,堅定地高呼道:“臣去!”
這又不是去平叛,你去什麼就你去了。
估計也不僅僅只有朱允熥這麼想。
要是真讓藍玉去的話,衡山的民變恐怕得蔓延到整個湖廣甚至是全國各地了。
“父親,涼國公不合適。”
朱允熥和藍玉的關係還算深厚也不怕得罪他了,率先便站出來否認了自告奮勇。
“現在的關鍵在於安撫,不適合讓武將出面。”
“要是加深了百姓的防備,這個事情只會更難以解決。”
不僅是藍玉這種脾氣急躁的不適合,任何一個武將都不適合幹這種事情。
有了朱允熥這話,當即有文官道:“殿下說的是,這也不是武將所擅長的。”
“是是是,武將確實不適合。”
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又不願去,否定起別人倒是挺積極。
在經由朱允熥提議,一大堆文官紛紛反對之後,藍玉倒也沒那麼積極了。
“不去就不去!”
“某這是聽殿下的,可和你們沒有任何關係。”
只要能絕了這個念頭就行了,至於聽了誰的並不重要。
而且,朱標也不會在這些事情上計較的。
朱允熥話沒多說,只抬眼瞥了眼藍玉。
這下應該再沒人和他搶了吧?
“父親,兒子去吧!”
這次,朱允熥兩次沒說出口的話終於說了出來。
和朱允熥也沒啥好爭的。
一聽朱允熥這麼說,武將們瞬間熄火了。
文官們也知道經由朱允熥這麼做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但他直到這個時候還在怪同僚不肯出面,卻從始至終沒有自己站出來的打算。
在這種互相推諉之中,所導致的最終結果,也只能是讓朱允熥達成所願。
朱標第一次制止朱允熥出面,就是為了先堵住文官們的嘴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些人的尿性誰都知道,讓他們出面的時候他們又不願,但等別人出面了他們又會有一大堆話等著。
在朱允熥開口後,朱標還做了短暫的停頓,見最後實在沒人說話了,這才道:“嗯,你去也行。”
“諸卿有何意見?”
這差事可是先徵求了他們意見的,是他們自己沒人領的。
讓他們去他們不去,藍玉申請要去他們已經阻攔了。
總不能,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