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老朱同意後,新鈔開始發行。
國內只寥寥佔比了一部分,僅限讓人們對新鈔有一個籠統的認知而已,剩下大部分的都被鄭和帶去了海外。
畢竟在海外還只限以貨換鈔,需要做的準備相對來說會更少一些。
風和日麗,晴空朗朗。
鄭和的寶船第二次下西洋,朱允熥親自在碼頭上相送。
如樓一樣高的寶船停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之上,船上軍卒披堅執銳正整裝待發。
朱允熥說了些叮囑的話,最後道:“一路順風!”
鄭和拱手告別,帶人拾階登上寶船。
站在船上衝朱允熥,喊道:“臣走了。”
現在的鄭和把夢想變成了現實,作為大明第一外使,正是人生中的最高光之時,渾身上下到處散發著五彩斑斕亮眼的光芒。
朱允熥揮揮手,再次道:“一路順風。”
之後,在鄭和起航的命令之下,伴隨著一聲悠揚的汽笛,寶船終於緩緩駛離了港口。
經第一次的下西洋,鄭和也只去了周邊最近的幾個國家,與那些國家疏通了互通貿易渠道的同時,也肅清了雙方交流的溝通環境。
這次再出海,就該往遠走了。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意味著短時間之內很難再回來了,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很難在近期用上下西洋的這筆利潤了。
想要在這期間有大動作,只能是依靠富明實業來賺得的。
從碼頭上回來,朱允熥便去了富明實業,和徐行全說了他的一些想法,讓徐行全協同陳家進行商議。
富明實業不好出面的時候交由陳家負責,有利潤可賺的時候也不好把人一腳踢開。
大頭都由鄭和的寶船賺了,帶著陳家跑跑周邊國家賺些小錢不是不行。
除此之外,朱允熥還要求著重在北方建廠,然後從直沽港口出海。
徐行全只管依照朱允熥的命令管理好富明實業,對於朱允熥的這些要求,徐行全還只當是朱允熥是為了倭國和高麗的市場。
對之,朱允熥也沒多說。
反正近期又不到出海的時候,等到出去的時候再詳細解釋也還來得及。
南方一年作物種植的次數多本就要比北方富裕,加之這次開海更是拉動了南方的經濟。
南北雙方經濟差距拉的太大,會直接影響到將來的遷都。
趁這機會,拉動一下北方很有必要。
該說的說清楚後,朱允熥這才回了宮。
富明實業發展到現在已算相當成熟了,碰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只要說明情況,他們完全有足夠的能力自行處理。
之後沒過幾天安穩日子,送陳天平回交趾的使團便上了岸。
為了時刻掌握使團的情況,朱允熥專門在船上安排了電報員隨行。
使團的船剛一踏上交趾的地界,電報員便在第一時間發來了電報。
據電報員所言,岸上接納人員都十分的恭順,不管是對大明的使團還是對陳天平都特別的客氣。
尤其是對陳天平。
在剛一踏上交趾,便有交趾的禮官把陳天平從大明手裡接了回去。
高規格,高待遇。
完全就是把陳天平當國王迎接了,壓根就看不到有任何的歹心。
接到電報員這一訊息後,老朱一身短褲短衣,擼起的袖子灌了杯茶,道:“胡漢蒼倒還挺能忍。”
胡漢蒼既敢當這個國王,那就說明已經掌握了朝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陳天平這種毫無根基的,就是那種有根基的在的,想要重新掌權也並非那麼容易。
因而,即便真把陳天平扶上去,真正掌權的還是胡漢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