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群起響應。”
朱棣微微笑著,向朱允熥介紹。
“還以為最先亂的會是足利義持,這傢伙一身的反骨,想不到竟是個慫包。”
“足利義滿都出家了,卻仍還不敢出手,就這點膽量能成大事嗎?”
對於這,朱允熥仍不滿意。
朱棣倒是知足,否決道:“行了吧,南北一亂就意味著雙方忙於內鬥,再沒有在大明沿海作亂的心思了。”
“而且,南北亂起來就意味著再沒精力管控石見了,到時候還不是任由你來開採嗎?”
對這,朱允熥不以為意。
“不,這還不夠。”
“目前龜山的能力還比較弱,要是任由其自行發展足利義滿極有可能會在短時間之內平息,得和高麗聯絡加大對大內義弘的商貿往來。”
“實力的強悍才能支撐野心的膨脹,大內義弘賺到手裡的錢多了,才更有敢和足利義滿硬碰硬的底氣。”
“哪怕只是大明的商賈和大內義弘對接,都可能讓大明深陷倭國的爛泥潭,最好的辦法只能是透過高麗輸送進去。”
“明天侄兒找陳家過來,讓他們出面和高麗去談吧。”
陳家雖然好像是朱允熥手裡的一把刀,但他們跟著朱允熥可也賺了不少。
短短數月時間,他們積累於手中的資本比他們幾代人賺的都多。
所以,他們即便明知坐了朱允熥手裡的刀,但卻仍然樂見其成。
要知道,很多人想做朱允熥手裡的這把刀,還沒有那個機會呢。
,!
說著,朱允熥又問道:“和皇爺爺稟了嗎?”
“沒有!”
朱棣搖搖頭,回道:“倭國發來電報後,本王先來告訴你了,還沒來得及往京中發報。”
聽罷,朱允熥喊來於實。
“就這一訊息,立馬發去京中。”
於實領命離開後,朱允熥又道:“在倭國有錦衣衛探子,京中收到這訊息的時間並不比我們遲。”
“但我們要是不往回去發這訊息,那老頭肯定又會罵人了。”
其實說是罵人,也只會罵他一個。
那老頭對朱棣雖沒有對朱標那麼好,但絕對是諸藩王中最好的了。
在他和朱棣兩個中選其一,首當其衝最先捱罵的肯定是他。
“沒大沒小的,怪不得常捱揍。”
“你這話要是被你皇爺爺聽了去,可不又得挨一頓揍了嗎?”
“行了,本王走了。”
“你有要忙的就去忙吧,練兵的事情本王給你處理好。”
一直等朱棣走了,藍玉這才終道:“殿下別不用擔心這兒,臣會替殿下看著的。”
話說完,大概是想到了沒有他看著會更安全,隨之又補充道:“臣會做好分內之責任,協助燕王訓練水軍。”
藍玉的練兵能力是不差,只要他別和朱棣起了衝突,剩下的倒也沒啥可擔心的。
當天晚上,朱允熥給老朱發電報的同時,給陳敬宗也發去了一份。
次日下午,陳磊便來了。
陳敬宗有意培養陳磊,陳磊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能代表陳家的。
在陳磊坐下後,朱允熥便開門見山問道:“在倭國和大內義弘談的如何?”
和大內義弘談合作那也是朱允熥授意的,對之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陳磊回道:“大內義弘和大明通商的需求很迫切,希望能和草民打通大明到倭國的商路。”
大內義弘有強於足利義滿的身家,正是因為透過高麗和大明貿易所致。
而高麗之所以願意提供這個跳板,不過就是也想從中獲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