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裡,凌逸塵開始精心籌備這場“偶遇”。他四處探尋張三丰的行蹤,又將李滄海的喜好和日常習慣爛熟於心,只為讓兩人的相遇自然又契合。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得知張三丰近日要前往峨眉山參加一場論道大會,而李滄海恰好也對峨眉山的一處武學遺蹟感興趣,打算前去一探究竟。
凌逸塵立刻將訊息告知李滄海,在講述時,他特意提及張三丰也會出席論道大會,並且著重強調了張三丰在武學上的獨特見解,李滄海果然被勾起了興趣。
到了論道大會那天,峨眉山腳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李滄海身著一襲素色長袍,腰間佩著一把古樸長劍,步伐輕盈地向山上走去。而張三丰則在一眾武當弟子的簇擁下,穩步前行。凌逸塵早早候在一旁,待兩人距離相近時,他故意施展輕功,製造出一陣輕微的氣流,吹落了李滄海手中的絹帕。
張三丰眼疾手快,伸手輕輕一抄,將絹帕接住。他抬眼望去,只見一位氣質出塵的女子正略帶驚訝地看著自己。李滄海看著眼前這位仙風道骨的老者,心中一動,只覺此人周身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質。
“姑娘,這是你的吧。”張三丰微笑著將絹帕遞還,聲音溫和。
李滄海接過,微微欠身行禮:“多謝道長。”
這時,凌逸塵從一旁閃出,笑著說道:“真是巧了,二位竟在此相遇。這位便是武當張真人,這位是逍遙派李滄海前輩。”
兩人一聽,皆是恍然,心中對這場相遇更多了幾分好奇。凌逸塵又趁熱打鐵,說道:“二位都是武學大家,今日有緣相遇,不如交流一下武學心得?”
李滄海與張三丰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對武學的熱愛與渴望,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三人尋了一處幽靜之地,席地而坐,開始暢談武學。從武當的太極拳、太極劍,到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話題越聊越深入,兩人的見解時而不謀而合,時而又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凌逸塵在一旁靜靜聆聽,看著兩人相談甚歡,心中暗自得意,覺得自己的一番苦心總算沒有白費。
聊至酣處,張三丰興致頗高,提出道:“李姑娘,口說無憑,不如咱倆比劃幾招,互相印證下武學?點到為止,還望姑娘勿要見怪。”李滄海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欣然應允:“正有此意,張真人,請!”說罷,兩人起身,拉開架勢。
李滄海率先發難,施展出“天山折梅手”。只見她身姿靈動,雙手如靈蛇出洞,或抓或拿,或勾或挑,向著張三丰攻去,招式看似輕柔,卻暗藏凌厲勁道。張三丰不慌不忙,腳下踏出玄妙步伐,施展太極拳法,以柔勁化解攻勢,每一次出手都帶著太極的圓融,將李滄海的攻擊巧妙引開。
李滄海見狀,掌法一變,改使“天山六陽掌”,掌風凜冽,空氣中瀰漫著絲絲寒意,掌印在空中若隱若現。張三丰則雙臂舞動,如行雲流水,將太極的以柔克剛發揮到極致,李滄海的凌厲掌風被他輕鬆卸去,攻勢全被化解。
一番過招後,兩人都察覺到對方深厚的武學造詣,心中暗自欽佩。張三丰讚道:“李姑娘這套逍遙派絕學,使得出神入化,老道佩服。”李滄海也笑道:“張真人的太極拳法,剛柔並濟,變化無窮,讓我大開眼界。”
比試結束,兩人回到座位,繼續探討武學。凌逸塵在一旁,看著兩人惺惺相惜的模樣,心中十分欣慰,想著這樁姻緣,或許真能成。
隨著武學探討的深入,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山間瀰漫起淡淡的霧氣。李滄海和張三丰卻渾然不覺,依舊沉浸在武學的奇妙世界裡。凌逸塵看著兩人談興正濃,悄悄起身,吩咐隨行的弟子準備了一桌素齋,待到飯菜上桌,才出聲打斷兩人的交流。
“二位前輩,先歇歇,嚐嚐這峨眉山的素齋,邊吃邊聊。”凌逸塵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