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禁軍,全冠清負責錦衣衛,張家張浦繼承內閣首輔之職吧。
二哥,讓秉筆太監去請張浦來興慶殿議事!”
“是,殿下!”
鄧百川、公冶乾兩人一起走出興慶殿,站著大殿門口,鄧百川拉著公冶乾,眼神精光閃爍道。
“二弟,多年辛苦,多年期盼,殿下終成大業,四大家將,傳承不絕,終於可以告慰先輩,事業有成。”鄧百川說著說著熱淚盈眶,卻又振奮不已。
“大哥,是啊,多年辛苦沒有白費,從此大燕必將復興!”公冶乾也是熱淚翻湧,把著大哥的肩膀,不斷拍打。
“二弟,禁軍必須抓緊訓練,而後儘快北上,大哥可能趕不上與三弟、四弟匯聚,姑蘇青雲莊就交給你來安置,以後還需二弟在內幫襯,大哥才好守穩北疆。”鄧百川也是拍打這公冶乾的肩膀,順便尋求公冶乾在朝的支援,以後大燕不斷有人才加入,四大家將,天然的政治同盟。
“大哥放心,小弟瞭然!”公冶乾明白鄧百川的心思,作為四大家將的智者,當然要統攬全域性。
不提兩人分頭行動。林賦在興慶殿與王語嫣說這私話,一邊等著自己的內閣首輔張浦到來。
“表妹,慕容家沒有三親四故,你帶著阿碧處理好內宮女眷吧,等大燕立國,咱們回趟燕子塢,將舅母請來坐鎮。”林賦與王語嫣坐著敘話。
“殿下,內閣張浦相國求見!”秉筆太監在外稟告。
“進來吧!”
張浦在秉筆太監的帶領下進入興慶殿,看著上首年輕儒雅的少年滿是疑問,秉筆太監稱呼此少年為殿下,西夏皇室從未見過或聽說此人啊。
“張先生坐吧,先看看這個!”林賦說著,將禪讓聖旨從懷中掏出來遞給張浦,一臉微笑的看著他。
“謝殿下!”張浦隨著秉筆太監的稱謂,與林賦打了個招呼,有些遲疑的接過聖旨,這玩意張浦見多了,也沒有太緊張,畢竟是一國的國相。
張浦開啟聖旨,迅速過了一遍上面的內容,震驚不已。
“這……”
“張先生,在下姑蘇慕容復,站著我身邊的這位姓王名語嫣,乃太后李秋水之親孫女,是在下的親表妹,所以在下確實是西夏李太后的親子侄。
西夏小國而虛弱,環境惡劣,以種植黍麥為主,雖然興慶府有塞上江南之稱,但總體來說比不上遼國,更比不上擁有沃野千里的大宋,能獨立與遼宋之間,全靠大臣們的支撐。
然梁太后驕淫奢靡,囂張跋扈,以彈丸之國浸入大宋,以卵擊石,弄得民怨沸起,國庫空虛,實為不智,大宋章楶以精銳纏鬥,以邊軍疲憊之,西夏之軍潰敗之日不遠。
張先生乃西域都護之後,張家世居西夏,扶持西夏民生,有大功於朝廷,乃名臣名相之人,國之柱石,望先生顧及西夏臣民,躬耕如此,本殿下以內閣首輔託付,助一臂之力。”
,!
林賦說完,起身向張浦一拜,王語嫣、秉筆太監看見林賦如此,皆震驚不已,改朝換代之時,不殺個血流成河,還以高位待之,殿下胸懷天下之像,虛懷納才之心昭然若視。
張浦連忙起身跪拜,雙手託舉禪讓聖旨,高聲喊道:“臣張家張浦拜見殿下,殿下明視萬里,不以臣粗鄙,願為殿下驅策!”
林賦大喜,連忙起身,先收回聖旨,再一把將張浦扶起,大笑說道:“本殿下得張先生,如得張良,大燕穩亦!”
“恭喜表哥,恭喜殿下!”王語嫣、秉筆太監連忙恭賀而上。
“殿下抬舉臣下,臣下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張浦連忙拱手施禮。
林賦隨即拉著張浦坐下,問及西夏朝臣情況及民生情況,君臣之間確定關係後,將西夏之近況紛紛溝通,很快就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