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溝黑殭屍的寨主,一夜之間化為瓦堆場。
秋風起了,從北方刮來的乾燥而寒意襲人在金風掠過黃河,進入了伏牛山區,白天裡雖然還有些悶熱,入夜時分便得穿上兩件夾衣了。在各處峰頭,已經可以發現霜影的天氣了。
伏牛山,也叫天息山,這是一座綿延數百里的山嶺,構成了河南山區的絕大部分,佔了汝州以南、南陽以北、廬氏以東、方城以北的廣大空間。但真正的伏牛山主峰所在地,是在嵩縣西南,分水嶺便是流域遠屆一千三百五十餘里的汝水的源頭。
斷腸崖九宮堡並不在伏牛山主峰附近,在西面三十餘里,土名兒叫青狼兒。在黃土嶺圍繞之中,這座山十分古怪,竟然是花崗岩的堆極險俊奇蜂,間或黃黑的土岩層,生長著各種松柏古林,山石崢嶸、有些地方看去搖搖欲墜,險壁危崖星羅奇布。在這一帶黃土山區中,這種怪山委實少見。
斷腸崖,在奇狼山的北面,是一座經常碎石滾墜,只有荒草葛條而無樹林的三十餘丈高絕崖,象一座屏風,綿延十幾裡,曲折重疊犬牙交錯,崖下猿猴不敢留,只消踏在一塊基部鬆動的岩石上,便會墜下危崖種骨粉身,所以叫做斷腸崖。
斷腸崖是青狼山的山麓,上面是怪石森列的山蜂,崖上山腹之間,建了一座江湖中大名赫赫的九宮堡,是綠林盟主黑旗令主的基業所在地。背靠奇峰,下有委延曲折半環形圍繞的斷腸崖,只有兩側的路可通,路上建了險要的隘堡,除了飛鳥,不可能不經隘堡而進入九宮堡中,一代綠林霸主的基業,果然勝似金城銀池。
九宮堡,顧名思意,便知是九座奇怪建築構成的堡寨,更由於依山而築高下參差,一眼看出是道家九宮而非明堂九宮,必定是暗含生克機關密佈的虎穴龍潭。外圍三丈六尺高的堡牆全是巨石所壘造,牆頭更建了短路和暗堡,短牆的標準長度是三丈高一丈,暗堡更高些,遠遠望去,比古代的城堡更雄偉更神氣。
除了兩端建了堡門各一座之外,離斷腸崖一面,建了一座故樓式的高大建築,堡牆下方闢了一個小洞,小洞前是一片寬約五畝大小的亂石草堆,兩側被堡牆所截斷,而這一段堡牆卻高有五丈,打磨得光滑如鏡。這片荒草亂石牆,便是處決人犯的刑場,將人剝光從小洞中推出,讓十餘隻大青狼追逐死囚,死囚那爬不上堡牆,除了跌下崖粉身碎骨之外,便是做了大青狼的食物,即使能擊退狼群,也會活活地餓死。三十年來,這裡處決了上千名江湖好漢,包括黑白道的英雄豪傑,從未有人活著離去過,那座故樓,便是觀刑樓,也稱賞景樓,坐在樓上,不但可以看到右左堡門的進路,也可看到二十里外的起伏山巒。人馬向這裡接近,無所遁影,黑旗令主建築這座九宮堡,花去了十年歲月,對這處絕地極為自豪滿意,自認為是媲美白頭山煉獄谷的得意傑作。這座山之所以叫做斷腸崖,原因在此,幾乎沒有一天閒著,甚至一天中先後處決了十名江湖好漢和肉票。
由於黑旗令主不在附近做案,而且沿途是沒有人煙的荒山野嶺,古森林中虎狼成群,官府的政令難及,山區外因,又有不少名明是良民暗是爪牙的村寨關衛,官府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度大名鼎赫的小城堡存在,即使知道,也不敢前來在虎口邊取毛。
南往九宮堡,有兩條路可達,一是從汝州嵩縣入山,稱為東道。另一條走洛河河谷,經永寧縣入山,稱北道。往西,是外方山和熊耳山,沒有通行的道路,全是無盡的峰巒高遠古森林,虎狼出沒,是禽獸的天下。
這天,一個穿一身藍的人出永寧南門走入山的古徑,騎了一匹壯馬,另外牽了一匹帶行囊。他是新近從陝西打道河南的亡命客蔡文昌,終於直搗黑旗令主的虎穴了。
黑旗令主不在堡中,正接到資訊從嵩縣往上趕,半月來,亡命客重出江湖大為報復的訊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