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次這種時候,陛下總會點名讓自己發表看法?
自己已然陪了陛下觀看了無數次天幕,知曉了諸多陛下之事。
然而此刻,就在他心念電轉之際,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彷彿意識到了什麼極為重要的事情,頓時心下一沉,暗叫不好,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難道自己這條小命即將不保?
儘管內心惶恐不安,但李斯深知在陛下面前絕不可有絲毫怠慢。
於是,他連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以一個標準的禮節迅速一拜,恭恭敬敬地說道:“陛下所言極是。依微臣之淺見,目前看來,德國確實已陷入困境,並無任何能夠扭轉戰局、反敗為勝的機會了。”
秦始皇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伸手輕輕捋了一把下巴上濃密的鬍鬚,緩緩說道:“朕的看法和你一樣,重重艱難險阻橫亙在前,德國想勝,難。”
這時,一直靜立在旁的扶蘇上前一步,拱手施禮道:“父皇,據兒臣所知,此役距離結束尚有兩年之久。或許局勢在未來還會有所變化也未可知。”
秦始皇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回應道:“好像有些道理。但德國在朕看來,更像是困獸之鬥。”
【視線再轉向非洲大陸,德屬東非殖民地的戰況同樣激烈非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時任德國司令官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意志。在一戰剛剛爆發之際,他所率領的部隊就毫不畏懼地與來自英格蘭國、法蘭西國以及牙等國家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
【儘管英屬羅得西亞和印度的聯軍在1916年8月成功奪取了德屬東非的行政中心莫羅戈羅,但這並沒有讓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屈服】
【相反,他繼續組織有效的抵抗,使得協約國軍隊始終無法完全征服德屬東非這片土地,直至德國宣佈投降之時,這裡依然留存著德國軍人不屈不撓的身影】
唐朝
李世民眉頭微皺,看著天幕之上那略顯荒涼的景象,心中充滿疑惑,不禁開口問道:“為何德國要在此地擁有自己的殖民地呢?”
站在一旁的房玄齡微微躬身,拱手答道:“陛下,此前天幕已有所提及,或許其目的在於傾銷商品。微臣疑惑的是,此地似乎並非那般富饒。”
李世民輕輕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房玄齡所言,接著說道:“如此說來,那富饒的地域想必已被英格蘭所佔據了吧?還自稱為‘日不落帝國’?”
說起此名,李世民心中便湧起一陣不滿之情。
房玄齡趕忙附和道:“陛下真是一語中的啊!”
李世民擺了擺手,嘴角泛起一絲冷笑,道:“且先看看再說吧,朕倒想看看這局勢究竟如何發展。”
說罷,他依舊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彷彿要從其中洞悉出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動向。
【差不多同時,羅馬尼亞表示,這局穩了,為了獲取戰後的利益,於1916年8月加入了協約國一方】
【德國等同盟國見此非常生氣,英格蘭國、法蘭西國打不贏,中東、非洲又鞭長莫及,俄國有領土之利,你一個小國還在旁邊,居然這麼神氣】
【於是以德軍為首的同盟國軍迅速出擊,羅馬尼亞軍隊在其凌厲的攻勢面前節節敗退,顯得不堪一擊】
【僅僅過了幾個月,到了同年12月,同盟國軍隊就勢如破竹地攻佔了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這一沉重打擊讓羅馬尼亞王國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但是,勝利了不代表大局已定,其實明眼人已經看出來,膠著難分勝負的戰局逐漸明朗起來,大戰的戰略主動權開始悄然向著協約國一方傾斜】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