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1914年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了一份措辭強硬的最後通牒】
【這份通牒限時48小時內給予答覆,其內容極其苛刻】
【它不僅要求塞爾維亞立刻制止國內所有的反奧活動,還要求嚴懲那些參與或進行過反奧宣傳的官員和平民】
【更為過分的是,奧匈帝國還提出要派遣自己的人員,與塞爾維亞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中的“兇手”】
【面對如此咄咄逼人的最後通牒,塞爾維亞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7月25日,塞爾維亞給出了回覆】
【儘管他們堅決拒絕了奧匈帝國關於共同會審的無理要求,但還是選擇了暫時妥協,接受了其他所有條件】
【然而,這樣的讓步並沒有平息奧匈帝國的怒火,他們對塞爾維亞的回應仍然感到極度不滿】
【就在當天,奧匈帝國毅然決然地與塞爾維亞斷絕了外交關係,將兩國之間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推向了懸崖邊緣,矛盾被徹底點燃並迅速激化】
【僅僅過去了短短的三天時間,也就是在7月28日這天,奧匈帝國悍然對塞爾維亞宣戰】
武周
武曌靜靜地坐在那裡,雙眼凝視著眼前的天幕,上面正播放著有關塞爾維亞的種種資訊和畫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似乎漸漸失去了耐心,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也變得有些遊離不定。
終於,她像是再也無法忍受一般,輕輕地搖了搖頭,緩緩地將自己的目光從天幕上移開。
此時,武曌的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向了遙遠的東方——那個名為東洋的國家,它同樣是一個小國。
一旁的上官婉兒敏銳地察覺到了武曌臉上那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之色。
只見她輕盈地移步上前,雙手小心翼翼地端起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恭敬地遞到了武曌的面前。
武曌微微抬頭,看了一眼上官婉兒手中的茶杯,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伸出纖細的玉手,輕輕地接過茶杯,先是湊近杯口輕嗅了一下那沁人心脾的茶香,隨後才小心地抿了一小口。
茶水順著喉嚨滑下,帶來一陣溫暖與滋潤,彷彿也稍稍平復了她內心些許的煩躁情緒。
放下茶杯後,武曌稍作沉吟,轉頭對身旁的上官婉兒說道:“婉兒,去把東洋的奏章給朕取來。”
聲音不大,卻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上官婉兒連忙躬身應道:“是。”
隨即轉身快步離去,不多時便又回到了武曌身邊,手中多了一份厚厚的奏章。
武曌伸手接過奏章,開始仔細翻閱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她的表情越發凝重,時而緊蹙雙眉,時而微微嘆息。
當最後一頁奏章翻過之後,她不禁長嘆一聲:“果不其然啊……”
這聲嘆息彷彿包含了無盡的感慨與憂慮。
【一時間,戰爭的疑雲已經籠罩了天空】
【緊接著,7月30日,俄國眼見形勢愈發嚴峻,不得不宣佈全國總動員,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威脅】
【而到了8月1日,德國也不甘示弱,公然對俄國宣戰,使得這場戰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法蘭西國見此情形,也向德奧宣戰】
【作為回擊,8月3日,德國再次向法蘭西國宣戰】
【至此,歐洲三大強國已然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8月4日,一直保持觀望態度的英格蘭國終於找到了介入戰爭的理由】
【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