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繼續補充說:“周都督,覺得怎麼樣?”
周瑜笑了笑,說道:“本都督還需要商量一下。”
諸葛亮微微點頭,說:“那就不打攪周都督了,亮告辭了。”
說完,他轉身離去,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周瑜看著諸葛亮離去的方向,臉上露出複雜的表情,然後說了一句:“告辭!”
魯肅送完諸葛亮回來,一轉身,就看見周瑜把竹簡掃了一地,臉色陰沉地罵道:“諸葛匹夫!”
魯肅大驚失色,連忙問道:“大都督,這是何意?”
周瑜好像冷靜了一下,深吸一口氣,說:“我們被當槍使了。”
他的聲音中帶著憤怒和不甘。
魯肅疑惑不解,問:“為何?”
周瑜臉色凝重地說道:“本都督懷疑,這次陛下的行動,估計與諸葛亮有關。如果陛下成功,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就算陛下失敗,也能將曹賊調回許都。”
魯肅疑惑不解地問:“這跟當槍使有什麼關係呢?”
周瑜瞥了一眼魯肅,心想他究竟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
接著解釋道:“你認為,如果曹賊戰敗,我們還能與之和平共處嗎?”
魯肅遲疑片刻後回答:“這個……”
周瑜無奈地嘆口氣,繼續說道:“諸葛亮肯定已經前往巴蜀佈置,讓我們在此拖住曹賊的注意力。”
魯肅聽後,滿臉驚訝。
周瑜重重地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本都督又能如何呢?只能拖延時間罷了。諸葛亮說得沒錯,此刻進行下一步行動,確實顯得過於刻意了。”
魯肅附和著點頭表示認同。
然而,周瑜心中還有一句話並未說出。
他暗自思忖,如果劉協死去,那麼對諸葛亮來說無疑是最有利的局面。
如此一來,劉備上方再無阻礙,可以高舉義旗,名正言順地展開行動。而到那時……。
周瑜的臉上閃過一絲憂慮。
【大唐的朝廷眾人都沉浸在這個盛世之中無法自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李隆基】
【隨著年齡漸長,他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
【尤其是到了晚年,他的思想與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如出一轍:朕偶爾放縱一下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做一個英明的君主並不難,但要成為一個昏庸的君王豈不是輕而易舉】
【於是,李隆基開始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行為】
【首先,他聽信了愛妃武惠妃的讒言,毫不猶豫地廢除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以及光王李琚三位皇子,並殘忍地處死了他們】
【十二月,武惠妃因病去世,李隆基陷入了深深的空虛之中】
唐朝
李世民一直陰沉著臉,雖然天幕還沒有說完情況,但他畢竟是從隋末殺出來的,深知損失了這麼多人口意味著什麼。
必須得想出解決辦法才行啊!
李世民陰沉著臉,底下的大臣們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就在這時,李治一瘸一拐地走進來,向李世民行禮後站定。
李世民看向李治,問道:“雉奴,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李治心中一緊,臉上瞬間泛起一陣紅暈。
他心想:“父皇問我這個是什麼意思呢?難道……”
李世民又說道:“這些可都是你的子孫後代啊!”
李治臉色瞬間變黑:“這是要算到我頭上的節奏啊!”
李世民大手一揮,下令道:“來人,給晉王賞五十個大杖!”
兩旁的侍衛立刻上前,不由分說地將一臉茫然的李治拖到殿外,按倒在地,開始噼裡啪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