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國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紛紛表示贊同這個建議】
【就這樣,在1921年11月12日這一天,會議在白頭鷹國首都華盛頓拉開帷幕】
【此次參會的國家眾多,其中包括白頭鷹國、英格蘭國、東洋、法蘭西國、意呆利、比、荷、葡以及華國】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在這些與會國中,真正具有決定性影響力和話語權的依舊是白頭鷹國、英格蘭國、法蘭西國以及東洋】
唐朝
李世民用力地一拍龍椅,果斷地決定了眼前的方案。
他微微抬起頭,目光掃過天幕,眉頭不禁皺起,嘴裡嘟囔著:“這都什麼呀!”
站在一旁的房玄齡聽到這話,一臉疑惑地問道:“啊?陛下,您剛才說什麼?”
李世民轉過頭來,看著房玄齡,輕嘆一口氣說道:“不知為何,朕總覺得心裡有些不暢快。”
此言一出,底下的幾位大臣紛紛對視一眼,隨即將目光投向了魏徵。只見魏徵也是一臉茫然,完全摸不著頭腦。
李世民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連忙開口解釋道:“朕心中的不滿自然不是針對玄成你的。”
這時,魏徵向前一步,走出佇列,拱手說道:“陛下,如果您對微臣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儘管直說。”
李世民聞言,臉色瞬間僵硬了一下。而站在一旁的房玄齡則趕緊用手捂住額頭,心裡苦笑著說道:“大哥喲,您要不要如此直白呀!”
李世民稍稍遲疑了一會兒,緩緩說道:“看看這天幕中,相同膚色的人被另一種膚色的人壓迫著,這讓朕想起了當年被突厥強行擄走的百姓。”
房玄齡趕忙回應道:“陛下,如今突厥已然被我們剿滅。”
然而,李世民卻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道:“不,還沒有結束。”說著,他伸出手指向了西方。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片刻之後,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語重心長地對眾人說道:“朕希望在座的各位愛卿能夠與朕齊心協力,共同開創一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盛世!”
“是,陛下!”眾臣齊聲應道,聲音響徹整個朝堂。
【會議首日,白頭鷹國方面便迫不及待地丟擲了他們早已擬定好的方案,明確要求對各國主力艦的數量做出嚴格限定】
【按照他們的設想,白頭鷹、英格蘭、東洋三國主力艦的噸位比例應當設定為5∶5∶3】
【面對白頭鷹方提議,英格蘭國尚未表態,東洋就站出來反對】
【東洋表示其國家的主力艦噸位應提升至英格蘭、白頭鷹兩國噸位的70】
【對於東洋的這一訴求,白頭鷹國顯然並不買賬】
【他們態度強硬地回應道:“如果你們對此有異議,那不妨我們來比一下造艦吧”】
【此話一出,東洋雖然心有不甘,但在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緘默不語】
【畢竟,與強大的白頭鷹國正面交鋒可不是一件明智之舉】
【上一個挑戰白頭鷹國霸權地位的德國如今已是屍骨未寒,東洋可不想步其後塵】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嚥下這口氣,被迫接受了白頭鷹方所提出的條件】
【此次事件,成為了東洋外交史上一次沉重而慘痛的失敗經歷】
【原本企圖透過這次會議擴大自身海軍力量的東洋,不僅未能如願以償,還導致之前的造艦計劃破產】
【而就在各方僵持不下之時,法蘭西國和意呆利也加入了討論】
【經過一番激烈的明爭暗鬥,最終達成了五國海軍協定,其中規定了白頭鷹國、英格蘭國、東洋、法蘭西國以及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