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許多漢人重臣的相繼離世,漢臣的地位日漸勢微,他們無力與新興的勢力抗衡】
【於是,他們把希望寄託在返回大都的皇太子真金身上。道士李居壽成為了他們串聯的紐帶,他在奉旨齋蘸之後,趁機向忽必烈進言:“皇太子春秋鼎盛,宜預國政”】
【與此同時,董文忠也在一旁勸諫忽必烈讓太子參決朝政】
【在眾人的推動下,忽必烈順水推舟,自此真金開始涉足朝政】
【1282年三月,阿合馬遭到了漢人王著、高和尚的刺殺】
【當時,真金雖與忽必烈同在上都,卻無端被牽扯進這起事件中】
【事後,忽必烈震怒,下令將相關人員處死】
【然而,在真金的支援與疏通下,忽必烈最終同意將罪名改為應變不審】
【然而,真金雖有意推動漢化政策,如要求蒙古國子生學習漢文,並對其只學蒙古文表示不以為然,甚至曾奏請開設科舉,但沒有成功,大權始終牢牢掌握在忽必烈手中,真金並無左右朝政的實權】
(彈幕,千古一帝秦始皇,這科舉是什麼?)
(漢高祖,想學習嗎?秦始皇)
(千古一帝漢武帝,是啊,這科舉是什麼)
(漢高祖,不肖子孫,拆我臺是不是x100)
漢朝
漢武帝一陣汗顏,他沒有看到自己祖宗的話,直到後面被彈幕海淹沒了才看到,不禁發道:“彈幕太多了沒有看到。”
,!
(漢高祖,不肖子孫x100)
漢朝,劉邦好像發上癮了,“不孝子孫,不就是千古一帝嗎?朕也是。”
緊接著
螢幕顯示,您已經被禁言一個小時!
劉邦臉色變了,掏起奏摺就向天幕砸了過去,正中蕭何的頭上。
劉邦一下子有些發愣,尷尬x100!
漢朝
漢武帝一發出去沒多久就後悔了,這不又是拆祖宗臺嗎?眼珠一轉,一定是昨天沒有睡好,“皇后,朕來了”
【公元1285年,一份奏摺驚現於世,請求忽必烈禪讓皇位】
【真金得知此事後,內心充滿恐懼】
【此時,尚文,這位擔任都事的忠誠之士,偷偷地將這份奏章藏匿起來,為的是保護皇室的安寧】
【然而,此事終究未能瞞天過海,被阿合馬的餘黨答即古阿散等人所知】
【他們向忽必烈進言,請求搜查內外百司的吏案,意圖尋找那份被隱匿的奏章】
【忽必烈下令,御史臺的吏案被悉數拘封】
【答即古阿散等人謀劃著如何獲取那份奏章,但他們的請求遭到了拒絕】
【答即古阿散不甘失敗,向忽必烈告發此事,忽必烈聞後大怒,命令大宗正薛尺務必搜尋到那份奏章】
【真金在此風波中憂慮重重,無所適從】
【而尚文則機智過人,他從阿合馬的舊案中搜集到了打擊古阿散黨羽的數十條罪狀】
【於是,他請玉昔帖木兒親自前往中書省與安童商討對策】
【尚文提出,唯有先發制人,將被告變為原告】
【因此,安童和玉昔帖木兒果斷地將答即古阿散的罪狀上奏給忽必烈,詳細陳述了事情的經過】
【忽必烈聽聞有人要他退位,憤怒無比,厲聲質問:“你們難道沒有罪過嗎”】
【丞相安童毫不畏懼,坦誠認錯:“臣等不敢逃避罪行,但答即古阿散等人的罪行在刑律上早有明文規定】
【為平息紛擾,應選重臣主持此案。”忽必烈怒氣稍減,局勢逐漸緩和】
【最終,答即古阿散等阿合馬的餘黨因奸贓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