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黑月’。。。它有多大?”何向鋒驚問道。
“我們估計它的直徑約有3500公里,和我們的白色月亮幾乎一樣大。”
“那它的質量呢?”何向鋒接著問。
“具體的質量,還有待進一步確認,但根據它對水星的引力影響來推算,它的質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一顆恆星,怎麼會變成只有月亮的大小,而且。。。沒有質量?!”何向鋒驚歎道。
“而且,它又是怎麼失蹤的,又是如何逃過諾姆人的檢測,躲到太陽後面的?”韓文啟也提出了他的疑問。
“這就要從諾姆人改造自己的恆星系開始說起了。”楊洄說道,“我們知道,整個宇宙文明的等級分類標準中,達到第一等級的文明,是以完全掌握自己行星上所有的能源,作為標準的。其代表性的技術,是可控核聚變的實現。目前地球上的人類,還沒有到達這個水平。在達到一級之前,行星上的文明應該就已經開啟了太空時代。諾姆人在自己星球出現災變後不久,就成為了一級文明,這已經是一百萬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諾姆人還只是一個個人魚狀的個體,主腦還未出現,所有關於諾姆人發展的記錄和記憶,完全是混亂和不完整的。關於‘黑月’的傳說,便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
“而達到第二等級的文明,是以完全掌握自己恆星系內所有的能源,作為標準的。”楊洄繼續說道,“其代表性的技術,是能夠建造恆星能量收集裝置,也就是人類所說的戴森球。在達到二級之前,一級半階段的文明,應該已經開啟了恆星系航行的時代,開始謀求向其他恆星系擴張。諾姆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接觸到了更高等級的文明。”
“在你們之上的還有更高等級的文明?”何向鋒吃驚地問道。
“是的,確切的說,是銀河系3級文明聯盟的代表。這個高階文明並沒有在我們的星系真正地現身,但我們新誕生的主腦,卻已經感知到了他們的資訊。他們所展現出的神蹟,簡直就像魔法一樣!這令我們所引以為傲的科技,顯得就像小孩子手裡拿著的紙飛機一樣低階。這個3級文明通告訴主腦,剛剛邁入星際文明的諾姆人,已經被3級文明評定為新生文明,並被納入整個銀河文明序列之中。同時,諾姆人必須遵守銀河系高階文明的所制定的發展秩序,接受一項任務才能受到3級文明的保護,從而保證他們順利邁過2級文明的門檻。如果不接受,他們就被認為是秩序的破壞者,不但得不到3級文明的保護,從而在其他同等級文明的攻擊下覆滅。主腦透過全體諾姆人的公決,接受了3級文明的條件,與銀河系文明聯盟簽定了契約。3級文明根據諾姆人的發展特性,為諾姆人指派了它所在的,獵戶座支臂邊緣區域,對新產生的嬰兒文明的保育任務。這自然包括了位於太陽系的地球人類文明。”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韓文啟問。
“大概80萬地球年前。”楊洄回答道。
“這麼說,在人類出現之前,諾姆人就已經開啟了星際航行的時代了?”何向鋒說。
“事實上,但是由於簽定了契約,諾姆人的活動區域被限制了,並沒有馬上開始星際活動。因為臨近的幾個恆星系裡,人類的種子還沒有播撒下去,保育任務還需要等待條件成熟。所以,在這段時間內,諾姆人就將精力集中在向2級文明升級的工作中。他們用了大概10萬年的時間,將諾姆人的太陽和行星,用戴森球包裹起來,做到了完全掌握自己恆星的能源。”
“10萬年?這比我們的科學家預測的,包裹太陽需要的100萬年,要少很多。”韓文啟說。
“那只是地球人以目前技術水平所做預測,而諾姆人那時的生產力水平,比現在的恩美雅要高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