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民俗文化能長久地傳承下去,林婉清家族還想到了和學校合作。他們在山村小學開設了民俗文化課程,邀請村裡的老藝人、熟悉民俗的長輩們走進課堂,給孩子們傳授剪紙、刺繡、編草鞋等傳統技藝。課堂上,孩子們好奇地擺弄著剪刀和針線,雖然剪出來的圖案還很稚嫩,繡出來的花樣也不太精美,編出來的草鞋歪歪扭扭,但那股認真鑽研的勁頭讓人看到了民俗文化傳承下去的希望。
在傳承民俗文化的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年輕人覺得這些傳統民俗太過時了,浪費時間去參與沒什麼意義;還有籌集傳統服飾、道具等物資時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但林婉清家族沒有放棄,他們挨家挨戶地去給年輕人做思想工作,講述民俗文化背後的價值和意義,讓他們明白這是村子的根,是先輩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對於資金問題,他們透過發動村民們自籌一部分,再向社會上的熱心人士尋求捐助,最終解決了難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村的民俗文化越來越煥發出新的生機。傳統的民俗活動成為了村子的特色名片,吸引了不少周邊村子的人乃至外地遊客前來觀看。每逢有民俗活動舉辦的時候,村子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村民們也越發為自己村子的民俗文化感到自豪,而那些曾經不太在意的年輕人,也逐漸成為了民俗文化傳承的主力軍,主動參與到各項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中。看著民俗文化在山村這片土地上重新紮根、發芽、茁壯成長,林婉清家族的臉上都洋溢著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自己又為山村守護住了一份珍貴的寶藏,讓這份獨特的文化韻味能在歲月的長河中一直延續下去,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