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張氏和秦淮茹有點見識但是不多,在她們眼裡,所謂的鬧,也就是撒潑打滾,但是當時秦淮茹不是懷孕了嗎,撒潑打滾這種重體力勞動,肯定就不適合她了,所以第一次,就賈張氏一個人出擊,可惜剛在軋鋼廠大門口坐下,喊了兩聲賈東旭,讓他上來看看,還沒有開始打滾呢,直接衝出來兩個保衛員,兩槍托砸上了,然後把人一摁,就跟過年抬豬似的抬走了。
弄進去一問,原來是覺得廠裡對賈東旭的賠償不滿意,所以準備來鬧一場,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直接被保衛科控制起來了,這件事肯定得往上報,工會和老李,老楊都出面的,本身賈東旭這個待遇,就是工會去談的,最後談到這麼少,工會確實也不是很滿意,但是,工會卻不能要求更多,畢竟廠裡照章辦事,沒有問題,工會也不能逼迫人家往自己身上攬責任。
其實我知道,很多人都對這個時代的工會有一種迷之自信,覺得工會就應該是為工人發聲,為工人謀福利的。但是實際上,工會也是在廠委指導下開展工作,廠委才是真正代表全體工人利益的群體,工會真正的作用是監督廠裡照章辦事,僅此而已,以及解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說白了,真正和工會有一定衝突的,是廠裡的行政管理人員,並不是廠委。
比如,自己的工資出問題了,廠裡發的工資不對,自己在車間裡受到了區別對待,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處罰,或者覺得給與某個人的獎勵不公平等等,這些去找工會,工會會出面協調,調查,然後和廠辦進行協調,如果協調無果,就上報廠委,由書記出面解決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工會有權利組織工人的業餘活動,以及給工人發福利。
這涉及到工會的另一個權力,那就是監督廠裡的發展和財務情況,畢竟工人是工廠的主人,他們有權利知道工廠的實際發展情況。也就是是說這個時候的工會和未來的工會在工作內容上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其實是工作態度。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後世的工會沒有存在感,和工會沒啥關係,而是廠裡沒有了廠委和廠支部。工會也只能是在規定之內,為工人爭取更多的好處,至於再多的,違規行為,工會也不會幹。
聽到賈張氏的無理訴求,老李這個第一副書記,那肯定不能饒她,直接指示,先關她幾天冷靜冷靜,然後好好調查一下這件事有沒有後續。至於賈東旭的賠償,給出去的那肯定不能要回來,但是原本願意給他家一點面子的,現在全都收回。
廠裡一開始,就沒有公開賈東旭的死因,畢竟喝酒喝死的,可不是什麼好詞,雖然最終死因是甲醇中毒,但是一樣的酒,人家都喝就沒事,怎麼就你有事呢,還不是貪杯嗎。這個死因並不好聽,所以,廠裡並沒有公開,但是,賈張氏一鬧,廠裡不公開,就成了廠裡理虧了,所以,廣播站,好好的寫了一篇稿子,並且聲情並茂的給宣讀了三遍。
賈張氏被關起來了,心裡嚇得沒聽見,但是易中海聽的心裡可不是滋味了,賈張氏來廠裡鬧,居然都不給他商量一下,要是他知道,說啥也得把他摁在家裡,不讓她來。廠裡可不是按鬧分配的,無緣無故的來鬧,只會把自己應得的好處鬧沒了。
所以他很快就去找了他們的機修組長,他們能不能加一個學徒,還是個女學徒。結果機修組那是一萬個不同意啊,但是考慮到易中海現在是機修組裡面技術最好的,而且他和楊廠長關係也不錯,最後還是決定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為啥不願意呢,前面說了,婁半城回來主持工作的那段時間,軋鋼廠的機修車間被精簡掉了,機修組裡面現有的工人都是技術不錯的,如果往裡加學徒工,必然影響工作效率,而且加一個女的,對他們平時的工作影響也很大,甚至會讓領導埋怨。
但是為什麼易中海一定要把秦淮茹弄到機修組來呢,這一次他還真沒什麼壞心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