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見狀,心中不無得意,論琴棋書畫,他這裡有讓人側目的本事。隨便露一小手就能攬盡天下美女的芳心了。
因此,故作大方的說道:“這幅送給乘玉師妹了。”
朱辰鈺怎麼會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只是跟他陳子龍並不熟,誰知道他有幾分真誠,又有幾分是作秀?交友慎重,何況在這個時代,男女大防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剛剛收了他一副墨梅,這幅卻堅決不能要了,拿人家的手短。
朱辰鈺直接拒絕道:“陳公子,這個我不能收,無功不受祿,何況是出自陳公子這樣的大才之手,必是不凡之物了。”
陳子龍再三推辭,朱辰鈺都一一回絕。最後連小昭和李言都看不下去了。
最終,陳子龍把畫收起來,風度優雅的告辭而去。
李言也告辭。
朱辰鈺這才鬆了一口氣,按她的脾氣,這班死纏爛打的早給轟走了。只是這明代的才子可不是好對付的,始終是君子風度,謙謙模樣。有脾氣根本沒有發作的空間。
她這才意識到為什麼那個時候有那麼多風流韻事流傳於坊間了。那個時候的讀書人,都很有才,泡妞的本事都是超一流的!
卓一航看著這一群年輕男女,心中感嘆,世事紛擾,看不透紅塵。如今徒留的是斯人已去的空虛感。只有大道的光芒,無可抵擋,支撐著他走在自己路上。指點年輕人,提攜晚輩是作為武當派掌門人最重要,最辛苦的任務。
“師叔,天色將晚,今日在我這裡用飯如何?讓你嚐嚐師侄我的手藝!”
朱辰鈺一臉討好的笑容,來武當山這麼久,卓一航對待她就如同紀無天一樣,在她心中,這是一個慈祥的老者,心性純潔。她一直想,如有機會報答,就絕不會錯過。何況,將心比心,才能結交到真正的朋友,與人結善緣自然得善果。
卓一航滿意的點點頭,果然是他看好的苗子。“乘玉,多謝你盛情相邀,師叔我就不跟你客氣啦!”
朱辰鈺大喜過望,這個老頭可不簡單,論武功,可是武當山最好的了。他只要隨便指點一下,就能學到很多。
一頓便飯吃的很開心。也許是朱辰鈺的手藝真好,卓一航邊吃邊贊,不住的誇。把個朱辰鈺美的,就好像得了高考狀元一般,心中升起無限自豪。
水過三巡,菜過五味。卓一航心情很好,平時比較低調的他今天也開了話匣子。給朱辰鈺講武林中的各種奇聞異事。
朱辰鈺這才知道,當今大明朝十二家大門派,九大世家,十七路山寨,還有錦衣衛四大高手。可謂群雄薈萃,不過,皇帝昏聵無能,脾氣壞到家,又有之前閹黨專權,整個皇朝已然是危如累卵。近年又遭遇天災,糧食收成不好,各地饑民紛紛造反,整個大明混亂不堪。
北方異族趁此機會南侵,邊民更是被連綿的戰火害的四處逃亡,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怎一個慘字了得。
聽到的越多,朱辰鈺的心情就越沉重,她知道百姓們多苦,卻沒想到會悽慘到如此程度。特別是聽聞很多武林中人,仗著有武功在身,也幹著些欺世盜名的勾當,明裡暗裡欺壓良善,著實可恨。
二人攀談良久,直到明月升到樹梢。朱辰鈺覺得心中憤懣,同時也越發覺得,習武這條路她是走對了。只有身懷絕藝,她才有了力挽狂瀾的本事,才能鋤盡天下之惡。
朱辰鈺給卓一航煮了一壺茶,藉機打聽六合槍的事。卓一航心情大好,竟也沒有藏私,乾脆主動提出要走幾趟槍法給朱辰鈺開眼。
這可是打著燈籠都很難找到的好事情。朱辰鈺把頭點的好似小雞啄米。忙不迭挑起燈籠,將茶座撤掉,邀請卓一航來到演武場。
卓一航把外氅閃掉,踱到兵器架子跟前,伸手抽出一柄長槍,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