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許秀芳,彷彿她的決定就是他們的指南針。
許秀芳不僅家境優渥,且眼界開闊,歷練豐富,在這個臨時組建的小團體中,無形中已成為了大家信服的領袖。
至於謝翊,他素來尊重妻子的意見,這次也不例外,甘願跟隨許秀芳的決定。
“那好吧,我們就嘗試一下西餐的風味,換換口味也不錯。
“許秀芳微笑著提出建議,示意大家各自挑選心儀的食物。
就在乘務員即將轉身離開之時,她又補充道,“等送餐的時候,請務必幫我們帶幾雙筷子來,可以嗎?真是太感謝了!“
乘務員聞言一怔,疑惑地回望許秀芳,似乎不確定自己是否聽錯了。
許秀芳見狀,耐心地再次重複:“是的,我們需要備用筷子,勞煩您費心了,真的非常感激!“
乘務員儘管心中滿是不解,但依然保持著專業素養,點頭應允,隨即快步離去。
此刻,周圍的幾位外國旅客不自覺地發出了輕微的嗤笑聲,聲音雖小,但在安靜的車廂內還是頗為顯耳。
許秀芳只是淡淡一笑,並未過分在意。
然而,馮東嶺、方凱等人卻對此頗為不悅,他們深知許秀芳此舉實則是為照顧團隊中不太習慣使用刀叉的成員。
當西餐逐一送達,眾人幾乎同時選擇放棄使用擺在眼前的刀叉,轉而將目光集中在許秀芳身上,等待她的下一步行動。
許秀芳見此情景,也只能無奈地拿起刀叉,準備引導大家。
事實上,對於西餐的用餐禮儀,許秀芳、謝翊乃至三寶和小芸都有所瞭解。
在京市尚未全面對外開放的歲月裡,為了吸引外國遊客,一些國營餐館已開始提供西餐服務。
每當家庭聚餐時,許秀芳總會在品嚐之餘,耐心教導孩子們學習西餐禮儀,連謝父謝母也樂於參與其中,儘管他們從未真正體驗過西餐,更別提親自動手了。
謝父謝母年歲已高,面對這些小巧精緻的餐具,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笨拙的動作在周圍乘客眼中顯得頗為滑稽。
即便無人直言,但空氣中瀰漫的微妙氣氛和旁人隱含笑意的眼神,無不透露出一絲輕蔑。
突然,“哐當”一聲,謝翊毅然放下手中的刀叉,從容地拿起筷子,熟練地夾起一塊牛排,大口咀嚼,那份自在與自信,彷彿用筷子享用西餐是最自然的行為方式。
謝母等人先是愕然,隨後紛紛效仿,默默地放下刀叉,拿起了熟悉的筷子。
許秀芳忍俊不禁,嘴角上揚,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然而,這一幕在旁觀的某些外國人眼中,卻成了“缺乏教養”的表現。
一位來自c國的旅客,用流利的英文大聲評論,毫不掩飾他的鄙夷之情,顯然是認定許秀芳一行人既不擅長西餐餐具,更不懂英語,才會如此放肆地發表言論,聲音之大,顯然想讓周圍所有的外國人都能聽見。
聽到這番言論,周圍的外國人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嘲笑聲。
在那個年代,英語對中國大眾而言仍是一種相對陌生的語言,許多人並不完全理解這些話語,但總有那麼幾個通曉英文的乘客,悄悄地為周圍的朋友翻譯。
於是,知曉者漸漸增多,即使沒有翻譯,單憑那些外國人的表情和言語,也能猜出是在嘲笑謝父謝母他們。
同車的中國乘客,見自家同胞受此嘲諷,臉色都不由得沉了下來。
謝翊的面容更是陰鬱,去年他苦學了一年的英語,雖然不敢自詡為高手,但基礎對話尚能理解。
他面色凝重,緩緩放下刀叉,挺身而起。
馮東嶺和方凱緊隨其後,一同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