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高階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授權後也能執行逮捕、審訊。
錦衣衛和東廠合稱廠衛機構,天下臣民都在嚴密監視之下。
朱棣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探臣民隱事,設定鎮守內臣和東廠,宦官集團不僅參政,政治勢力也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不斷壯大,特別是宦官集團的管理部門獨立出來,不再由吏部負責,而是由宦官集團的內部機構——司禮監管理,這進一步強化了皇權和專制統治。
錦衣衛加東廠,使得朝廷的偵察工作更加嚴密,宦官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後面為了防止駐防軍將專權,朱棣派宦官赴外地監軍,甚至委派宦官出任軍職統軍鎮守。出使外國時也擔心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
當然,朱棣剛開始設立東廠對於戰亂後的大明是有穩定作用的,但時間一長,初衷就變了。
東廠建立初期客觀上有助於反腐敗,極大地加強了皇權。但東廠也產生了極為惡劣的歷史影響。
一、越過正常的官僚機構,進行特務活動,存在大量陰暗面,人為製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
二、為宦官專權提供了條件,但在明朝宦官只是皇帝權力的延伸。
由於東廠鎮壓的手段極其殘酷,且有因向獨裁者邀功或其私利而為之,所以容易製造大量的冤假錯案,以致於東廠在明代社會上的口碑極差。】
······
漢高祖時空
劉邦在觀看直播時,看到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為了監視官員而單獨設立特務機構,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道:“這後世的皇帝與臣子的信任度如此之低嗎,居然要派間者窺視臣子隱私?”
蕭何等人也同樣目瞪口呆,心中對這種做法感到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君臣之間的信任是治理國家的基礎,如此行事,反而會導致君臣關係的緊張,甚至可能引發反目成仇的局面。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在看到朱棣設立東廠監視群臣的做法時,表現出了明顯的不認同,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嚴肅地說道:“帝王行事,應當光明正大,怎麼能用這樣的手段來監視臣民!!!”
房玄齡作為李世民的重臣,也表達了對朱元璋和朱棣行為的疑惑:“陛下所言極是,但朱元璋和朱棣也非常人,卻如此行事,不知是何原因啊?”
李世民緩緩開口,提出了自己的假設:“之前直播上曾說,大明之前,南北割裂,莫非是如同南北朝一般,故而人心不古?”
朝中眾人聽到李世民的分析後,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