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把姑姑配享宗廟的”,打破了武則天的幻想,她突然明白了,就算自己把皇位傳給武氏子弟,這個武周開國之君的榮耀,還是落不到自己頭上。
於是武則天派使者去房州,把李顯秘密接回洛陽。
她把李顯藏在帳子後面,然後召見狄仁傑,故意說起廬陵王的事。
狄仁傑懇請情真意切,以至於哭個不停。
武則天就把李顯叫出來,對狄仁傑說:“朕現在把皇太子還給你。”
狄仁傑叩頭跪拜,又說:“太子回朝,可卻沒人知道,眾說紛紜,怎麼才能讓人相信呢?”
武則天便先把李顯安置在龍門,然後按照禮節迎回宮中。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無不歡喜。
這宣告了武則天立嗣的態度已經從支援武氏變成支援李氏,為後來李氏光復大唐政權能夠恢復奠定了基礎。】
······
秦時明月時空
嬴政站在大殿之上,目光遠眺,口中喃喃自語:“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扶蘇,嬴政的長子,聽到這句話後,眼神中閃爍著對治國之道的嚮往和渴望。他從人群中走出,向嬴政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開口道:“父皇,後世之人對於這唐太宗如此推崇,可見他治國理念確實值得學習,我大秦不妨······”
嬴政轉過身來,目光銳利地看向扶蘇,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考量:“扶蘇,你認為我大秦應該如何學習唐太宗的治國之道?”
扶蘇挺直了身子,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父皇,唐太宗之所以受到後世的推崇,是因為他能夠吸取民智,重視民生,用人唯賢。我大秦若能借鑑這些治國之道,必將更加穩固和強大。”
李斯在大殿中站得筆直,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打破了大殿中的寧靜:“陛下,工匠已然製造出紙張和印刷器具,不若先在關中之地建立學院,日後關中子弟,自然可以替陛下治理六國。”
嬴政的目光落在扶蘇身上,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和嚴肅。他緩緩點頭,聲音中透露出對扶蘇的信任和重託:“扶蘇,你就去主持建立學院,親自體會下諸子百家,看看日後大秦的道路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