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350 卷,把歷代的典制沿革、政治得失都蒐羅了個遍,到今兒個,還是歷史工作者的好幫手呢。
永樂十六年,朱棣又扯著嗓子下詔書編纂《天下郡縣誌》,命令夏原吉、楊榮和金幼孜負責這檔子事兒,專門用來記錄天下的形勢、各地的變遷、物產啥的。
朱棣好不容易把書修完,嘿,這時候韃靼又開始不安分,在邊境鬧騰起來啦。
這一轉眼,就到了永樂十九年,朱棣都六十多歲的人嘍。這時候的朱棣呀,算是把北方草原的危險看得透透的。
朱棣瞅瞅自己那個文弱的大兒子朱高熾,心地仁善倒是不假,可就是不擅長舞刀弄槍。
朱棣心裡琢磨著,要是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北方草原那幫子傢伙給收拾乾淨了,估計自己這兒子可對付不了那群野蠻子。
於是乎,從永樂十九年起,朱棣就三次出征漠北。就因為這個,在歷史上還落了個好大喜功、不顧百姓死活的名聲。
再後來,傳來傳去,居然變成了,朱棣光會打仗,不會治理國家,治國那都是太子朱高熾的功勞,朱棣成了朱高熾的 “徵北大將軍”。
但是在這兒呢,青鳥得跟您說道說道,朱棣即位之後親自上陣打仗,也就是五次出征漠北,而且每次都不會超過一年。
在朱棣執政的這段日子裡,這打仗的時間壓根就不是主流。
這個問題,咱們得好好琢磨琢磨。】
······
漢高祖時空
劉邦盯著直播,眼睛都看直了,那《永樂大典》的豐富程度讓他羨慕不已,他忍不住感嘆道:“若是乃公的大漢能得到一部此書,那豈不是能知道後世變化,趨吉避凶!!!”
呂雉在旁邊聽著,微微一笑,開口道:“陛下,秦始皇曾在全國實行‘挾書律’,導致先秦諸子百家的經典都有所遺失。不若陛下下令廢除此律,收集經典,其中定然也有先賢治國之術。”
劉邦聽聞此言,沉思了一會兒,點頭道:“皇后所言不錯,此事就交給太子去做,也算是讓太子鍛鍊鍛鍊。”
呂雉聽到這話,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她知道這是個好機會,既能豐富大漢的文化底蘊,也能讓太子增長見識,為將來繼位做準備。
劉邦轉頭對太子劉盈說:“盈兒,這可是個重要的任務,你要好好做,不要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