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都市言情 > 命理菌 > 第1章 混沌

第1章 混沌 (第2/2頁)

中央之帝渾沌相會。因渾沌無眼耳口鼻,倏與忽為其鑿七竅,七日後渾沌死亡。”這則故事以寓言的方式說明了混沌的純一性和原始狀態,而七竅的開鑿象徵著秩序的建立,也導致了混沌的消亡。

古籍中的哲學解釋

《周易乾鑿度》以宇宙生成論的形式詳細闡釋混沌的位置。從“太易”到“混沌”,是一個從虛無到有形、從混一到分化的過程。而“混沌”則被描述為“一”的狀態,即所有物質尚未分離的統一體。此觀點深刻影響了宋明理學,奠定了“道”與“氣”的宇宙哲學基礎。

其他文化中的混沌觀

希臘神話

在希臘神話中,“混沌”是宇宙的原初狀態。赫西俄德在《神譜》中寫道:“萬物之先有混沌,之後大地(蓋亞)和地獄(塔耳塔洛斯)誕生。”這裡的混沌被視為原始的無序空間,隨後透過分化誕生了天地和生命。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中也提到混沌是未分化的“四元素”(以太、空氣、泥土、水)的聚合體,由此逐步形成了天空、陸地和萬物。

埃及神話

埃及創世神話將混沌視為水的象徵。在洪水之上湧現一座山丘,這座山丘便是創世神阿圖姆(Atum)的居所或化身。阿圖姆從混沌水中創造了空氣與水氣,之後分化出大地與天空,這與混沌逐漸分化為天地的描述如出一轍。

混沌的象徵與多樣性解讀

混沌不僅是一種宇宙狀態,也常被賦予象徵意義。在中國古籍《神異經》中,混沌被描述為一種長毛四足的怪獸,“有目而不見,有耳而不聞,行走卻無法移動。”它不僅象徵未分化的原始狀態,也代表對善惡與秩序的反抗。

與此類似,西方文化中的混沌也象徵著宇宙初始的無序與神秘。這種象徵性賦予混沌哲學和科學思考的價值:它是創造與分化的起點,同時也是秩序與和諧的對立面。

混沌的啟示

混沌作為古代時空觀與宇宙生成的核心概念,既是哲學思考的源頭,也融入了豐富的神話和文化意象。無論是東方的盤古開天,還是西方的卡俄斯,混沌都代表著一種從虛無到有序的過渡。這不僅是對宇宙生成的形而上學思考,也為人類提供了關於秩序、分化與創造的深刻啟發。

下一章節:無極

最新小說: 重生1960,從神農架打獵開始 搬空候府後,揣著孕肚去逃荒 我以青銅成就王者 師傅和貌美如花徒弟們 貧民少年的逆天改命 竹匠 偷聽心聲:前妻她口是心非 變成魅魔後發現哥哥在當魔王 神臨之後 鐵柱,下山快活去吧! 重生:從2006年開啟 華娛之修仙2002 四合院:先抬走易中海,再逼賈家 渴望普通日常的少年的不普通日常 你一個首富,親自給顧客開車門? 權力巔峰:反貪第一人 民國地主沉浮 劍斬天機 我,宇宙第一大噴子!言出法隨! 網王:最強教練,覺醒學生全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