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發展優勢行業,江南工商業界富甲一方,資金雄厚,這些都是發展金融行業的最佳條件,而金融行業在整個帝國還處於方興未艾的時代,隨著帝國領地面積不斷擴大,大量基礎條件差但是卻有著豐饒自然資源的地區急需資金的投入以促進發展。目前帝國初建,關於究竟是先發展後拓展還是拓展和發展並舉的國策尚未確定,但無論哪一項國策,對於帝國來說,資金問題都將是一個長期困擾地難題,如何化解這個問題手段有許多,但大力扶持和發展金融行業,讓金融行業在帝國建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都會是一個最重要的舉措。而江南如果能夠搶佔這個先機,那江南金融業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飛越時期。而江南金融業必將取代中州成為帝國金融的龍頭。
嗅覺靈敏的王宗奚早已從秦王殿下平常的言談舉止中察覺出秦王殿下絕對不會甘於帝國目前現狀,除了從陸地上繼續拓展帝國勢力範圍外,海洋將會是一個最重要的角逐場,尤其是秦王殿下全力發展海軍,甚至在江南甫入己手便忙不迭的派遣凌天放親臨江南,一面大力扶持江南各船廠的重組擴建,一面收羅原唐河帝國水軍艦隊殘部,積極組建大東洋海軍艦隊,在陸地上戰事尚未停息地情況下,作為西疆軍方最高統領卻不辭辛勞的考察江南海軍。然後造訪米蘭商談海軍建設事宜,再繞道南海視察,加上帝國對馬汶群島不遺餘力的爭奪,足以顯示新的帝國在建立之後將採取不同於以往唐族的任何一個帝國重視陸地國策,而將全面推行海陸並重的戰略構想。尤其是對海上權益的重視更是前所未有的。
而對於江南經濟的核心--整個工商業來說,將江南各種精美豐足的商品推向更遠地中大陸和西大陸甚至新大陸才是將來江南經濟發展的方向,而要做到這一點,造船業和遠洋貿易業的發達則是首要條件。
王宗奚將江南發展的另外兩個重頭放在了造船業和遠洋貿易業也有他自己的考慮,帝國對海洋地重視必然出臺新的鼓勵海洋貿易和海洋探險,而這些產業的最基本一條就是離不開船,而江南本來就有著良好的造船業基礎。雖然在唐河帝國時代造船業在規模上不如米蘭,但是在技術上卻並未落後,只要政府加以扶持,完全可以讓江南造船業超越米蘭成為東大陸第一,而造船業的發展必將帶動一系列的產業,木材加工、制漆、棉織、冶鐵等行業都將迎來一個發展的契機,而有了造船業這個強有力地基礎,捕魚業、航運業以及遠洋貿易業又都獲得了一個堅實的平臺。
商業貿易一直是江南商人的強項,但是貿易行業江南商人雖然在帝國佔據頭把交椅,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從事帝國內的貿易以及周邊地區的貿易,真正的賺取鉅額利潤的遠洋貿易業卻被米蘭、南洋聯盟以及半島地區的商人所把持,江南商人將大量的商品販賣到米蘭、南洋聯盟各城邦以及半島地區,而米蘭、南洋聯盟和半島地區的商人們則在轉手將這些商品加價運往中西大陸獲取暴利,甚至後來中西大陸的商人們也加入了這一行業,使得以江南為主的帝國商人完全被排除在了這一項利潤極其豐厚的行業之外。
而遠洋貿易業的發達也將給整個江南的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一旦遠洋貿易獲得了長足發展,必將帶動所有工商行業的發展,尤其是諸如製茶業、棉紡織業、絲綢業、陶瓷業、珠寶業、工藝品製作業、製鹽業這些江南製造業的強項,這些商品將源源不斷的輸出到中西大陸搶佔市場,為江南贏得更多更大的市場。
這種種原因讓王宗奚希望能夠改變這一不平等的局面,隨著東半島地區落入了帝國手中,馬汶群島上帝國海軍也取得了落足點,帝國海軍也在蓬勃發展,在大南洋上展示著帝國威權,帝國與三國同盟也簽訂了合作協定,從大東洋到大南洋已經是一片順風順水,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佔齊,江南商人如果還不抓住這個契機走出去,以鍾文靜的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