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心思去探究秘密,當前最重要的是突圍,是保全身家性命,餘者皆不在關注範圍內。
“步利設,如今敵強我弱,戰則不利,退還有一線生機,到底是戰還是退,請步利設速作定奪。”蘇臺卜魯丹顧及不到許多了,直接向阿史那咄爾表明悲觀態度。性命重要,如今突厥人都自身難保,何況他們這些蝦兵蟹將?
阿史那咄爾面如寒霜,強作鎮定,心裡卻已大亂。戰局變化太快了,當真是瞬息萬變,前一刻還雄心勃勃與中土對抗,拖死中土軍隊,讓中土人奪取東北的陰謀破滅,這一刻卻已被中土軍隊包圍,被中土人打入深淵,危在旦夕,覆滅在即,這個變化也太大太顛覆了,幾乎讓阿史那咄爾崩潰,而阿史德特古爾和三千五百餘控弦全軍覆沒,無一生還,給了他強烈衝擊,讓他恐懼害怕,其後刀的顯身和中土對東北的勢在必得,又讓他頹喪絕望。
他打不過刀,松漠牙旗也不是中土軍隊的對手,如今他和松漠牙旗既然低估了對手,掉進了陷阱,再想轉敗為勝就難了,只能殺出重圍死裡求生。然而,他和麾下六千餘控弦,面對數萬敵軍包圍,有多大可能殺出去?雙方實力懸殊太大,甚至超過了雲豐戰場上對陣雙方實力對比,若誓死一戰,極有可能重蹈雲豐敗亡之覆轍。刀正是勝券在握,所以才主動“顯身”,試圖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但這一結果絕對不能被阿史那咄爾所接受,從他個人立場來說,寧願戰死也不能投降,投降苟活的後果遠比戰死的後果要嚴重。
“契丹人出現在雲豐戰場上,這意味著什麼?”阿史那咄爾沒有正面回答蘇臺卜魯丹,而是提出了一個疑問。
無人回答。契丹人參戰,並無具體數字,有可能是投降的遙來部,也有可能是出伏部控弦,但如果是出伏部控弦,事態就嚴重了,大賀咄羅可能主動投降了中土,而契丹聯盟的整體倒戈,對松漠牙旗和步利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了。
“雲豐一戰來得突然,各部猝不急防,各自為戰,轉眼便敗,即便親臨戰場,也無法獲知契丹人的準確數量,甚至也不可能準確估猜出整個敵軍的數量。”
阿史那咄爾看看大家,繼續說道,“據信使所言,一萬五千餘騎出自刀之口,這可能有誇大之嫌,有欺騙哃嚇之意,或者,這本身就是個陰謀,而契丹控弦的出現極有可能是這個陰謀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嚇倒我們,讓我們害怕,遲疑不決,進退兩難,從而給他們贏得喘息時間恢復體力。”
眾人眼前一亮,若有所思。
圍殺三千五百餘控弦,全部滅殺,就算有一萬餘騎,分割圍殲,對手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
至於大賀咄羅和出伏部,在松漠牙旗和突厥軍隊安然無恙的情況下,在他們自身尚無滅族之危尚未窮途末路的情況下,絕無可能投降中土,畢竟中土與契丹仇怨甚深,中土不可能待之以誠,而契丹更承受不起突厥人的怒火,所以雲豐戰場上即便出現了契丹人,最多也就是遙來部的降兵,不足為慮。
另外中土自己的馬軍數量有效,能夠投到東北戰場上的就更少,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奚族控弦,但奚族歷經大戰後諸部控弦的總量都未必有兩萬餘騎。
再加上刀主動“顯身”,主動透露己方兵力,主動招降,看似威懾,實則色厲荏苒,明顯就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綜合一分析,敵軍在使詐,有意欺騙己方,打擊己方士氣和信心,誤導己方做出錯誤策,延遲己方撤退時間,這是一個陰謀。
“所以,我的決策是”阿史那咄爾看看眾人,走到地圖前,抬手指向老郎帳,“明日清晨,直奔老郎帳。”
眾人略感錯愣,遂恍然大悟,巴圖魯衛更是拍手稱好,“好計,絕妙好計!”
廣豐帳距離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