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給老子死來……”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臥牛山六百多人到最後還剩下了不到百人,這永遠是周倉心裡的一根刺。
每當深夜人靜的時候,周倉心裡的這根刺就會扎的自己痛苦連連。
而今天就是拔掉這根刺的時候了,周倉大吼一聲衝了過去,一連砍倒五個守城兵。其他人看到周倉的英勇後,士氣高漲,嗷嗷叫的衝了過去。
後面源源不斷的兵力紛紛都爬上了城頭,半個時辰後,陽翟縣城門開了。
周倉手裡提溜著一個人頭出了城門,走到張亮的跟前,說道:“報告統帥,潁川郡郡守的首級已被俺砍下來了,特來報捷。”
說完,把人頭往張亮的面前扔了過去。
臥槽,你攻下來就攻下來唄,給我個人頭幹嘛……
汝南郡,召陵縣。
縣衙內,上首坐著的可不是召陵縣長。而是汝南郡郡守趙謙。
趙謙從平輿逃出來後,本來打算回洛陽請罪的。可是逃到召陵後內心卻又十分不甘。所以就留在了召陵縣。
趙謙停在召陵縣後,便令管家帶著金銀珠寶去了洛陽城趙府。
趙謙雖然是蜀郡成都人。
但他的祖父趙戒,歷仕漢安、順、衝、質、恆五帝,五朝元老。
並在漢順帝、衝帝、質帝三朝時位居三公之一的司空。
期間不但三公中的太尉、司徒換了數任,就連皇帝都換了好幾個,唯趙戒屹立不倒。
真可謂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趙司空。
漢恆帝之時先是轉任司徒,後又轉任太尉。更是因為迎立恆帝有功,封廚亭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趙謙的三叔趙典,在趙戎死後,襲封廚亭侯爵位。先是出任弘農太守、城門校尉、將作大匠等職,後來又在九卿中的少府、大鴻臚、太僕、太常中先後任職。朝堂朋黨亦是不少。
所以趙謙在丟城失地後,立刻讓管家回洛陽上下打點,使自己免遭處罰。
也許是上天不想讓這位,日後獻帝之時的司徒大人臉面丟的太難看了。
劉闢龔都兩個倒黴蛋過來送功勞來了。
趙謙不愧是日後的車騎將軍,前將軍,司徒。指揮官兵和壯丁不但守住了召陵縣城,而且趁著夜色一陣襲營,殺得劉闢龔都二人丟盔棄甲,帶著不到一千人狼狽逃竄了。
趙謙大喜,忙寫了一封書信,將功勞誇大了一倍送往洛陽去了。
平輿縣衙內,劉闢龔都跪在下面,波才陰沉著臉瞪著兩人大罵。
良久之後,波才罵累了,對手下說道:“趙謙匹夫,丟失平輿逃到召陵。
不想著繼續逃,反而在召陵殺了我們一個反擊,真是可惡至極。 傳令下去,兵發召陵,將狗官趙謙碎屍萬段。”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