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繼續統領他的陷陣營,在吐蕃的征討中所向披靡。他的每一次戰役都在迅速收復吐蕃的各大城鎮與領地,吐蕃殘餘的王室勢力被一一擊潰。數月間,吐蕃全境終於被高順徹底納入了秦國的版圖。
在朝堂之上,皇帝李憲面對如此輝煌的戰果,決定與群臣商議如何整合吐蕃的領土,併為這片新納入的疆域重新命名。丞相楊安率先發言:“陛下,吐蕃舊王朝已滅,國中百姓雖有動盪,但如今穩定漸成。臣以為,既然吐蕃已經成為我秦國的一部分,便當有新的稱號,以示其歸順我朝之志。”
李憲微微頷首,目光掃向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此時,國師瑤光上前一步,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吐蕃’之名雖歷史悠久,但自松贊干布反叛以來,這一名稱已與舊日王朝糾葛相連,百姓對其有所戒備。若能賜新名,既能彰顯陛下之威嚴,也能平息民心。”
李憲聽後,點頭贊同:“瑤光所言有理。那麼,這新名應當為何?”
群臣中,楊安再次建議:“陛下,吐蕃地處西南,若依方位定名,不如稱其為‘西藏’。‘西’示其方位,‘藏’則表其地理形勢高遠,似藏於天邊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憲陷入沉思,口中低聲重複:“西藏……的確是一個合適的名字,既保留了其地域特點,又象徵了我朝的威德。”
國師瑤光點頭:“陛下明鑑,‘西藏’一名既顯大秦的包容與仁政,又可使吐蕃百姓不忘其故土。臣相信,隨著時間推移,西藏必將成為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憲滿意地笑了笑,隨即下令道:“好!從今日起,吐蕃改稱為‘西藏’,正式納入我秦國版圖。高順功勞卓著,封為西北王,繼續鎮守西北,節制軍馬,以安定邊疆。”
高順跪地謝恩:“臣謝陛下隆恩,定不負所托!”
這一命令不僅代表著吐蕃的正式歸順,也標誌著秦國的疆域進一步擴大。大秦帝國的版圖延伸至西南,疆域遼闊,威勢空前。
文成公主得知吐蕃被改名為“西藏”後,心中感慨萬千。她雖曾為吐蕃的公主,但在這一刻,她深知舊王朝的歷史已經結束,新的時代即將到來。她決定為西藏的民眾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統治。
一日,她與高順相遇,感慨地說道:“將軍,如今吐蕃改名為西藏,百姓也逐漸接受了新朝的統治。此番轉變雖不易,但若有仁政施行,西藏終會成為大秦的一部分。”
高順點頭:“公主所言極是。我已收到陛下的命令,將繼續留守西北,確保西藏的安穩。若有公主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文成公主輕笑:“我雖為女子,但願意盡己所能,幫助西藏百姓走上正軌。”
從此,文成公主繼續在長安定居,偶爾協助處理西藏事務。她不僅成為了秦國和西藏之間的重要紐帶,更憑藉著對兩國文化的深刻理解,為兩地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西藏在秦國的統治下,逐漸走向繁榮與安寧。
李憲在朝堂上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氣氛嚴肅而緊張。眾臣齊聚一堂,討論西藏的治理事宜。隨著吐蕃改名為西藏,李憲意識到新領土的發展與安定尤為重要。經過深思熟慮,李憲決定任命現任巴蜀總督劉文靜為西藏總督,前往西藏就職,以確保新地的順利過渡。
“文靜,”李憲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威嚴而堅定,“你作為西藏的新總督,肩負重任,務必要善待百姓,安撫人心,確保西藏的平穩過渡。”
劉文靜恭敬地跪下,神情認真:“臣遵命,陛下。臣定會竭盡所能,儘快瞭解西藏的民情,制定出合適的政策,確保百姓安居樂業。”
李憲微微頷首,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