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至於如何考核子重先拿出個章程來,本王看後再定,至於王栓其人,姑且先放一放,回頭本王自會有主張,子重不必理會此事,倒是那些來使有些頭疼,子重先應付著,等本王理清了朝中之事再行定議好了,子重,莫先生,二位對本王的處置可有疑慮?”
李貞一番話下來,已為安西這一年的工作定下了個基調,條理清晰得很,秦文華佩服之餘,倒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恭敬地應了聲是,可莫離卻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道:“殿下,諸事雖繁,卻又輕重之分,若是不能先行處置了王栓,安西都護府的政令如何能有效推廣,須知新降服之地大多在哈密地區,若無伊州之配合,無論是州縣規劃,乃至軍府設施全都是虛言,此人不除,安西永無寧日。”
王栓,出身太原王氏一族,小有才氣,卻生性狂勃,早在太祖李淵起兵太原之際便已從龍,曾為吏部員外郎,後又為禮部郎官,好酒如命,為人不拘小節,常以晉朝遺風自詡,得罪人無數,後因被人誣告入獄,險些成刀下亡魂,幸得吳王李恪出手相救,得以倖免,即入吳王府任職,後隨侯君集出征高昌得功,由吳王李恪出面保舉為楚州刺史,尚未就任,其職位便因李貞“敲詐”吳王得手而告吹,輾轉數地之後,才得以出任伊州刺史,其本就是吳王一系的干將,又因與李貞又舊隙,對於李貞這個頂頭上司素來不怎麼買賬,別說來交河請安了,便是政務上的彙報都很少親自前來,最多隻是派州司馬前來應付一下而已。
李貞並非不想除掉此人,只是剛到安西,諸事纏雜,後頭戰事又緊,始終未能騰出手來罷了,此時聽莫離如此說法,倒也無甚憐憫之心,皺了下眉頭道:“也罷,他既然不想活,那就處理掉好了,傳令下去,讓‘旭日’即刻著手,等朝議之事定後,即刻動手,這事情就這麼定了,莫先生,談談京師的事罷。”
“是。”莫離收起了笑容,臉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深吸了口氣道:“殿下,昨日納兄的飛鴿傳信已至,某已派人給殿下送去了,事情怕是有些棘手,這七宗罪之說若無宮內支援,恐也難傳得如此之廣,目下聖意尚不明,納兄雖已多方努力,可形勢依舊混沌,某有二策可供殿下定奪。”
七宗罪之說起於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早朝御史張琪上本彈劾越王李貞之本章,言及李貞履任安西都護府統領以來共犯有七宗罪——其一,眷養私軍,收攏無惡不作之沙盜以為私軍,其心叵測;其二,任用私人,未經朝廷委派,善自選任安西諸官;其三,屠戮降卒,殘殺西突厥部族老幼,所過之處屍橫遍野,大損朝廷寬宏之威名;其四,未經朝廷許可,私納龜茲公主為妾,與禮不和;其五,擅自與西突厥五弩失畢部媾和,有損朝廷之威望,其六,擅自變更軍制,私設軍校以培植心腹,將朝廷之軍化為私軍,其行詭異,其心難測;其七,以征戰為名,行擴軍之實,強以西突厥小部族之兵入軍,與體制不合,與朝廷無益,實乃私心膨脹之舉措。
此七宗罪一出,朝野震動,民間謠言四起,各方勢力暗自推波助瀾,京師暗潮洶湧,而李世民殊無制止之意,也並不曾對張琪的本章加以評判,進一步加劇了朝野間對越王可能要倒大黴的猜測,尤其是李貞屠盡數個小部落近萬人眾一事傳得沸沸揚揚,滿京師上下對此頗多非議,儘管在京師坐鎮的納隆全力發動“旭日”京畿處的力量進行輿論戰,卻也收效甚微,局勢對於李貞來說已是岌岌可危。這一切李貞早已心中有數,早在當初決定要挾裹小部族之兵來征戰之際,李貞便已意料到會有如今這個局面,也安排了相應的部署,可卻沒想到竟然會嚴重到如今這個地步,這其中固然有那幫子狗屁倒灶的兄弟們在京中之勢力的參與之外,更主要的是李世民的態度之曖昧,到了眼下這個局面,形勢已超出了李貞的掌控之外,若是不能過得了關,先前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不說,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