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三年仲夏末,太醫院大堂。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來,是為了討論一件重要事情。\"李院判環視眾人,\"濟世堂提出的新式醫術,已經在民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陛下有意在太醫院推廣,請諸位各抒己見。\"
堂內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議論聲。角落裡,沈明軒默默觀察著眾人的反應。有人面露贊同,有人皺眉搖頭,更多的人則在遲疑觀望。
\"新法雖好,但太過激進。\"孫太醫站起來說道,\"我太醫院數百年的傳統,豈能輕易改變?\"
\"孫大人此言差矣。\"張若蘭適時開口,\"醫者以救人為本,若有更好的方法,為何不嘗試?\"
\"哼!\"一位老醫官冷哼,\"什麼新法?不過是些歪門邪道。用些稀奇古怪的器械,配上西洋的偏方,如何能比得上我們祖傳的醫術?\"
沈明軒站起身,走到堂中央:\"諸位請看。\"他展開一份厚厚的醫案記錄,\"這是過去半年,用新法治癒的三百餘例疑難雜症。每個病例都有詳細的記錄和多位醫者的見證......\"
\"王太醫說的這個病例,我們最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思雨適時上前,取出一份病例記錄,\"請看這個化驗結果。\"
她展示了一份特殊的圖表:\"用顯微鏡觀察病人的血液,可以發現這種異常的黃色顆粒。這表明病因可能不是普通的肝病,而是......\"
\"血液中的異常?\"王太醫湊近觀察,\"難怪用清利肝膽的方子不見效。不知你們是如何治療的?\"
思雨取出一個玉瓷小瓶:\"我們研製了這種新藥,主要成分是......\"她詳細解釋了藥方的組成和理論依據,\"透過化驗驗證,這種方法能直接針對血液中的問題。\"
\"有意思。\"王太醫若有所思,\"我那個病人還在調養,不知可否請你們會診?\"
\"正該如此。\"沈明軒道,\"新法的推廣,就應該從這些實際病例開始。諸位若有疑難案例,都可以來濟世堂商議。\"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李院判開口了:\"既然如此,不如這樣。從下月起,太醫院設立新法試驗科,專門收治疑難雜症。請沈大人和張大人輪流坐診,對比新舊方法的效果。\"
\"這個提議好。\"孫太醫立即響應,\"既能驗證新法,又不會貿然全面改革,可謂穩妥。\"
然而,老醫官吳大人卻冷笑一聲:\"李大人這是要給他們開綠燈啊。也罷,我倒要看看,這些所謂的新法能有什麼奇效!\"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地跑進來:\"不好了!六皇子染上急症,請太醫們速去診治!\"
堂內眾人一驚。六皇子雖非儲君,卻是皇帝最疼愛的兒子。這時候他突發急症,可是天大的事。
\"事不宜遲,諸位快隨我去。\"李院判起身,突然轉向沈明軒,\"沈大人,你和張大人也一同來吧。也許......\"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吳大人,\"正好可以驗證一下新法的效果。\"
御醫院病房內,六皇子躺在榻上,面色發青,呼吸急促。幾位太醫正在緊張地把脈診斷。
\"症候怪異,脈象混亂。\"孫太醫皺眉道,\"像是感寒,又似中暑,還帶著些許中毒的跡象......\"
\"用牛黃清心丸!\"吳大人斷然道,\"定是心火上炎,需要緊急降火。\"
沈明軒卻注意到了一個細節——六皇子的指甲邊緣呈現出不尋常的紫色。他取出聽診器,仔細聆聽了胸腔的聲音。
\"且慢!\"他突然制止準備施藥的太醫,\"皇子這不是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