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徐光啟尚書,每次他和皇帝都是閉門會談的
“朕要這天下,佈滿朕的農莊、朕的商店、朕的工廠。朕說過,你們都要去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沒必要在宮中坐井觀天,以後這些,都歸你們管,只要有野心,朕就給你們機會。聽好了,這是歷史賦予你們的機遇!”
“都說你們是皇帝家奴,朕卻從未視你們為奴僕。劉時敏,你通讀史書,可知古之少府?朕要做的,就是再造一個少府。你們,都將是少府的主官。對,在朕的眼中,宦官,也是官。朕要你們出人頭地,流芳千古。除了董如海原就有兒子,你們沒兒子的,趕緊去自家宗族裡過繼一個,要選聰明、正派、會讀書的。你們的後人,朕,來培養他們。”
這話,說得全場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入宮這麼多年,不,縱觀歷史千年,哪見過皇帝這樣和太監畫餅的。
唯有劉時敏緊鎖雙眉,謹慎的問著:
“這些事,要給朝臣知道了”
校哥兒的嘴角,升起了一道弧線
“只要朕不想讓他們知道,他們就不會知道。”
-----------------
“老臣的意思,當打!明日就出兵,馬上就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軍機會議上,袁可立的表態,震驚了所有人,尤其是皇帝。
定睛一看,數月不見,袁可立像換了個人。他依舊恭謙溫和,只是眼裡有光,敏銳明亮,似能洞察人心。
之前賦閒多年,寶劍生鏽,明珠蒙塵。是朕,解除了他的封印。
“此前瀋陽之戰,後金勞而無功,損兵折將不說,還逃走了大量漢奴,今春後金無法順利春耕,必定大傷國力。不可任他劫掠朝鮮,恢復元氣。況且朝鮮乃大明屬國,必要出兵庇護。”
劉一燝面有得色,看,這不就我說的嗎?
“我軍野戰敵不過後金,騎戰更不能,只怕救援不成,空耗軍力,反叫後金人日益囂張。”
“此役不比騎戰,比舟師!”
校哥兒眼前一亮,魔怔了不是,大明水師很勉強,後金卻連水師都沒有。以己之短,攻敵之無,朕怎沒想到?
對著佈滿河海山川的遼東沙盤,袁可立指指點點,胸有成竹。
“後金攻伐朝鮮,是為劫掠,不為滅國。其進軍快速,只因每下一城,只破壞城防,卻不留強兵駐守。若我軍抵達,後金不能安心劫掠,必然徐徐退卻,卻將讓殘破城池留予我。我軍若據城堅守,一無堅堡,二無補給,勢必陷入後金重圍,正中其下懷。因此我軍當只做騎軍騷擾,不與敵正面拼殺。因此朝人自可收集潰兵,整軍再戰。而當兩面受敵,後金必定見好就收,快速退兵。”
“我軍當聯合朝軍,徐徐追趕,仍是不與決戰。如此後金再無戰意,只想將繳獲運回,行進到此處,我軍水師伏兵盡出,半渡而擊!必有斬獲!”
他手上的指揮棒點在了一個地方,鴨綠江!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果然是名垂青史的戰略家!
“好!此戰不必計較一城一池得失,只為不讓後金劫掠得逞。若能伏而擊之,有所殲滅,更好不過。後金人丁有限,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斷其一指?!陛下所言極是。兵貴神速,臣請求即刻發兵”
“即刻?”
“來前,臣已叫艦隊集結”
“好,八百里加急,朕讓熊延弼為你調撥一支精銳騎兵,帶上所有三眼火銃。此外,朕還有些寶貝予袁督,屆時,給後金人一些驚喜”
-----------------
袁可立匆匆而去,只留下一個幕僚,和校哥兒詳細彙報水師的籌建進度。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