燝、韓爌點頭稱善。
“老臣的意思,既然都是諸位舉薦的人才,不如現在就廷議好了”
孫老頭和周嘉謨不一樣,永遠是笑嘻嘻的。
“臣附議”
無黨派人士黃克纘表示贊同。
吏部和內閣商議,三個東林打一個方閣老,還議個毛線?
這也是校哥兒的本意。
他原想只當個木頭的,何必暴露自己呢。但彈劾熊延弼,提醒他,留給大明的時間不多了。
他不出來撥弄一下,真的眾正盈朝了怎辦?
野豬皮在路上了,小冰河各種天災人禍在路上了,財政危機在路上了。
對了,好像歷史上還有個奢安之亂,聽說很嚴重,很持久,可究竟怎麼開始的呢?
局面略僵持,畢竟老怨婦還是首輔。他慢條斯理,拍了板:
“往昔。神宗皇帝身體有恙,不常視朝。大臣們要多拿主意。而今,陛下少年仁厚,奮發圖強,我等應齊心輔助,君臣一體才是。此時廷議,正是此意”
校哥兒木木頷首,接下來,請開始諸位的表演吧。
往昔在幕後的大佬們,現在,只能親自下場搏殺了。很好,校哥兒正要梳理清楚。
“徐光啟徐子先,學識淵博,只是理政經驗不長,獨掌一部,是否會揠苗助長?”
徐光啟執掌工部,絕對是提拔超綱了。據說他和哪邊的關係,都很好。但從鄭智的角度來說,等於哪邊關係都不好,爹爹不親媽媽不愛,沒人為他辯白。
,!
“姚宗文姚耿之,風評不一,吏部應多方考察”
這是浙黨的後起標杆,瘋狗一枚,東林的眼中釘。
“上月,先帝已下旨徵召趙夢白為太常寺少卿,辭而不受,再次徵召,可有不妥”
“為明陛下愛才之心,趙夢白當徵召為吏部侍郎”
趙南星字夢白,是東林的一杆旗幟,當年就是他在吏部考功司的一番操作,引發了持續的黨爭,造就了他的盛名。此君姿態很高,不願屈就太常寺少卿這種閒職,東林的意思,至少是吏部侍郎,才好繼續黨同伐異。
“畢自嚴善財政,但戶部已有左侍郎李長庚、且剛任命了右侍郎畢懋良,均為能臣幹吏……三位侍郎,不妥”
畢自嚴在後世很出名,李長庚敢於作為,畢懋良……好像也是能臣,讓這三人互搶官帽,只能說,怪校哥兒歷史老師死的早。
“無妨,畢自嚴可兼掛戶部侍郎銜,領太僕寺卿事”
掛銜,可視為認同你某方面能力,可視為不升職只加薪,可視為預訂官椅,含義廣泛。
還是老孫頭有辦法!局面豁然開朗。
那些你爭我奪的重要位置,比如侍郎,讓不出來,就先掛職。那些五品六品小官兒,升就升吧,要給皇帝面子。
名單中,袁可立,聲名很響,沒爭議。但亓詩教、官應震都只是掛銜侍郎。這兩人分別是齊黨、楚黨的領袖。前些年東林勢不可擋,齊楚浙黨聯合抵抗,後來被東林巧妙解體。當日,方首輔第一個被皇帝問策薦人,不知深淺,先拿友黨來試水,反正成了是人情,不成沒損失。這操作的妙處,校哥兒也是經人提醒才品過來的。
差不多,該皇帝表態收尾了。
“父皇徵召趙南星不來,若是朕再加官品召來,不知後人將如何評價。不若,改召為太僕寺少卿吧”
“若姚宗文升為吏部郎中,提拔過甚,改為吏部員外郎吧”
一邊一巴掌,皇帝在幫誰?兌子而言,還是浙黨划算。
“徐光啟為父皇少詹事,朕欲拜為帝師,以帝師之尊,代執掌一部,不為過。”
“嘭!”校哥兒又扔下了一枚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