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無止境的漫長空虛。
獨立伺服器裡,已不知幾萬小時過去,但這是一片除了自己什麼都不存在的空間。仔細來說,董俊也感受不到自己,只有意識仍在漂浮著。
如果說這就是懲罰,那他寧願去趟刀山火海,甚至被凌遲都不想再這樣多等一秒。但幾千萬秒就那樣繼續過去了,被剝奪了一切感知之後,就連思維也凝固住。
這就是被隔離的感受,從擬態網建成以來,只有極少數出現精神錯亂的休眠者曾有這個待遇,因為架設獨立伺服器所需的能源損耗也是單獨算的,即便有一些狀況不對勁的擬態者達到隔離標準,他們也只是會被重塑人格記憶,然後重新投放。
在董俊的詩歌送達地球之後,冬眠基地已經進行過好幾次決策會議,好在康米爾傳來訊息,那幾首詩雖然不難破譯,但它們引起關注的機率太小,暫時不會有什麼風險。
但康米爾當然不知道,這是他將董俊投入擬態社群之後,犯下的第二個嚴重錯誤。所以休眠者們覺得目前的形勢依舊良好,只需要處理一下這位罪人。
是啊,身為魏俊的時候,他是地球的罪人。身為董俊時,他又是火星的罪人。好像他根本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做什麼都會給別人帶去不幸。
老一輩人認為該對他破例處以死刑,就算不在基地內親自執行,也應該將這個罪人永久放逐。放逐到火星平原上由他自己在懺悔中死亡,哪怕用最仁慈的方式,也是消除記憶然後冷凍發射到太空裡,至於之後能否被地球救下,那就交給上帝去救贖。
而年輕一代抱著新式道德,都認為死刑有悖於新人類的高尚,既然他無法融入這個社會,那生活在這裡對他來說也是折磨。不如直接發配到鑽探隊裡,戴上一副隨時釋放電流的手環,由專門的無人機看管。如果這種辦法還是有風險,那也可以再討論其它的處理方案,至少擬態網不應該繼續收留他。
不過這裡終究是火星,無論大家如何商討,做定奪的只有探知者方舟。大家之所以在這裡各抒己見,也只是讓方舟觀察記錄人們在此種重大變故時的反應,這其實對事件影響力微乎其微,會議本身也成了傳達決策的一種儀式。
很顯然,方舟這次的決定讓大家都有些失望。董俊這個人格只是被暫行隔離,就和康米爾之前做的決定一樣,只要不再可能鬧出什麼麻煩,就沒必要採取極端手段。
但魏俊畢竟不是主人格,作為一箇中途分裂出的產物,即便他擁有穩定的精神狀況,另一個他也始終徘徊在其肉體大腦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無法回到現實世界。正如董俊所希望的那樣,只要自己被一直隔離下去,另外那個懦夫也就永遠只能躺在休眠艙裡。
當然,在魏俊重新支配自己的意識之後,康米爾也一直沒閒著。他首先還是要為其進行一系列認知測驗,以免之後投放擬態社群時再出現什麼意外。
和以前不同的是,這次測試內容由方舟提供,不過主要還是源於他本人的記憶場景加以編輯,此外也新增了許多他未經歷過的臨時故事線,素材庫當然來自擬態者們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所以這些測試比以前繁瑣了許多,耗時肯定也遠超以往。
這就讓康米爾非常好奇,據他所知,除了貝克斯之外,方舟還從沒有對休眠者主動提供過任何模擬場景。此外,在另一個人格被隔離之後,魏俊似乎變得和以前不太一樣,但又說不清究竟是少了點什麼,總之在進行每一場測驗時都比當初顯得更拘謹。
而在某些重要場景中,他的記憶線路從後臺來看並未出現差錯,魏俊卻完全沒按照‘劇本’來演,甚至做出了和預期大不相同的選擇。
比如在一次回溯模擬中,這個場景是關於他童年在隴西沙漠時的記憶,那時他還是個五歲不到的孩子,母親因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