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說各的都有道理。
“你這是詭辯”
黃衣男子這時清醒的過來,他敏銳的注意到趙阮的對楊過的神情有變,明顯趙阮也不喜歡楊過這番話,大概是不準備保他了,便開始針對楊過到。
“那照你這麼說,難道你也像你爹一樣,欲效忠金國,來滅我大宋。”
楊過瞥了這人一眼,心想,此人真是見風使舵,見趙阮神情有變就開始針對自己,但楊過正愁沒人遞梯子說下去呢。
“我何時說,要滅我大宋,我娘是地地道道的宋人,我也是宋人,自然希望我大宋繁榮昌盛。”楊過回到
“那既然如此,你為何質疑官家聯蒙抗金的政策,你不都是為了你那死去的爹鳴不平?”黃衣人瞬間似抓住了什麼把柄一樣。
黃衣人的想法,其實代表了在場大多數書生的想法,楊過只能輕嘆一聲,庸才,便解釋道。
“爾等,可知何為唇亡齒寒。”
三國時期,劉備與呂布共守徐州,呂布貪圖徐州把劉備趕之小沛。
後呂布不聽陳宮勸諫,非要滅劉備趕其出小沛。結果曹操拿下了徐州。
後劉備與劉表共守荊州,駐兵新野。
曹操發兵50萬精兵攻佔新野,劉備找劉表求援借兵,曉以唇亡齒寒之理,劉表受其夫人蔡氏蠱惑不予借兵。結果曹操又拿下了荊州。
現蒙古兵精糧足,且尾大不掉,狼子野心,若此時,宋理宗派人收取汴梁和洛陽等地,蒙古必然撕毀盟約,南下攻宋,此謂唇亡齒寒也。
若,我是我爹,
必然規勸完顏洪烈與大宋修好,曉宋理宗以唇亡齒寒之理,共御蒙古,方可換的百年安寧。
而如今,金國已滅,我南宋失去黃河邊最後的屏障,唇亡齒寒,我大宋又文強武弱,國運只怕也在旦夕之間了。
楊過的一席話,令在場的所有人振聾發聵。
黃衣人還想反駁什麼,卻也沒有再出口,他本也不是不學無術之人,現在順著楊過的話一分析,大宋好像還真是要唇亡齒寒了。
而其他的才子們也不都是庸才,自然也有人知道聯蒙滅金實乃驅虎吞狼之計,搞不好就引狼入室。他們早已有所擔心,擔心眼前的光景只是表面盛世,內裡實則已經危機重重。
至於黃老邪和趙阮,聽到楊過這一番話,更是震驚的說不出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