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要害。小龍女面不改色,以“綠珠墜樓”一式應對,輕盈躍起,又猛然下墜,藉助重力之勢,巧妙避開了李莫愁的致命一擊,並在下落間以掌風反擊。
雙方你來我往,招招直逼要害。李莫愁再出“無孔不入”,小龍女則以“文姬歸漢”應對,拳風如絲如縷,纏繞著李莫愁的攻勢,同時尋找反擊的機會。
如此這般,李莫愁每出一招,小龍女便以美女拳法中的一招巧妙化解,並伺機反擊。兩人之間的對決,彷彿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武學底蘊和美學韻味。
最終,在這場一招一式的較量中,小龍女憑藉著美女拳法的輕靈飄逸,逐漸佔據了上風,令李莫愁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兩人從空中相繼落地,第一輪對決,以小龍女險勝一招。
“哼,師妹,師父果然偏心”
小龍女並未接話
“師妹,第一輪就算你贏了,這第二輪我們比劍”
說著李莫愁從地上拔出兩把木劍,丟過其中一把給小龍女,自己持另外一把木劍。
“同門師姐妹,我也不忍傷你,今日我們就用這木劍比試劍法。”
李莫愁話音未落,身形已如鬼魅般欺近,手中木劍劃破空氣,帶起一陣陣輕微的呼嘯聲,使出的正是古墓派基礎劍法中的“雲捲雲舒”,劍招連綿不絕,既顯柔美又不失力度。
小龍女不慌不忙,足尖輕點,身形如同柳絮隨風,輕盈地閃避著李莫愁的攻擊,同時以同樣的基礎劍法回應,每一招每一式都恰到好處,既展示了古墓派劍法的精妙,又透露出她對劍法的深刻理解。她並未動用《玉女心經》中記載的高階劍法,顯然是出於對李莫愁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基礎劍法的自信。
兩人在古墓前的空地上你來我往,木劍交擊之聲清脆悅耳,時而如風拂柳,時而似雨打芭蕉,楊過在旁邊看著,也默默在分析,這古墓派的基礎劍法和黃藥師所說的十六字真訣的基礎劍法的異曲同工之處。
再同時使用基礎劍法的情況下,小龍女沒了招式上的優勢,內力自然是比不過李莫愁的,漸漸的落於下峰,而李莫愁這次也不採取剛才的強攻,有時甚至還會估計賣一個破綻。
小龍女以為李莫愁這是心軟了,不捨得對自己下殺手,殊不知,李莫愁這是在拖延時間,一個是等全真教的人趕來,一個是在等這奇鯪香木的藥力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