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個小旗。
而面前的明軍,能站著的只剩一半了,依然一刀一刀的拼殺著,以命搏命。
他還有後手,還有數以萬計的後金勇士們,沒有投入戰場。
但想要滅掉這些明軍,他還要付出多少戰損?但想要再贏下瀋陽,還要付出多少代價?
除了遼兵川兵浙兵,明人還有薊兵、保定兵、寧夏兵、宣府兵、大同兵、固原兵、甘肅兵。他們已經從遼陽趕來了。
“咚~~咚~~咚~~”西面傳來了戰鼓聲,努爾哈赤望眼欲穿的瀋陽城門,開啟了。
在一名紅袍文官的率領下,一隊隊兵士正在列隊,不多,陣容很薄。
然而湧出城門的人卻很多,互相攙扶的傷兵,連甲冑都沒有的民壯、白髮蒼蒼的老者。
他們眼中都有熊熊的烈火,一往無前的死志。
佔領瀋陽的最佳時機到了。
只要他肯付出代價。
有人幫他下了決定。
“啾~~啾”,“啾~~啾”
淒厲的叫聲,在空中連續響起。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努爾哈赤心中有數,不到危急時刻,這些驕傲的鞭毛畜生是不會開口的。
西北方,煙塵逐漸升起,遮蔽瞭如血殘陽。從規模上看,來軍至少兩萬。
東南方,風中傳來如雷的馬蹄聲。這一支兵馬,規模也不會少。
,!
東南來的是他的新對手,熊延弼的援軍。西北來的是他的老朋友,所謂的蒙古共主,林丹汗。
東南來的對手,分一支兵就能擋住。西北來的朋友,分一杯羹就能擺平。
但是,這位老朋友,想要和他,還是和明人分羹呢?
“嗚~嗚~嗚~”牛角號聲響徹天地,後金人退兵了。
沒多時,西北的煙塵,也消失了。
顯然,漁翁並沒有和鷸蚌任何一方打招呼的慾望。
-----------------
奉天門,大朝會。
龍椅上的校哥兒如坐針氈。
他每日都焦急的等著看遼東的戰報。
瀋陽到京城,此時路程接近一千五百里,翻山越嶺不說,還有建奴騎兵的干擾。
收到訊息,需要三天。
他知道,建奴已經圍困瀋陽,發起了強攻。
歷史上,有常凱申、美術生之類的微操大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宋朝君臣,甚至能為前線排兵佈陣,繪製陣圖。一個比一個牛比。
他卻無能為力,不敢發聲,只能乾等,等到渾身上火,等到滿嘴燎泡。
他知道這場戰爭的意義,但滿朝文武未必理解。
“陛下勿憂。遼東,疥蘚之患也。中樞穩,即是天下穩”
劉一燝依然中氣十足,但而今有七位閣老,這聲音再也無法霸道了。
“陛下,紅丸一案,已有定論。請陛下儘快決斷,以安天下人之心”
劉黑子眼中,只有這件事。
“陛下,事關大行皇帝生死,事關國統!李可灼畏罪自盡,當滿門抄斬,親族流放戍邊”
“陛下,一干顧命大臣有失查瀆職之責,當引咎告退,以謝天下!”
說好的掩蓋訊息,說好的內部斷案,又成了一干青衣嘴炮們的表演。不拿下幾個閣老尚書,這群瘋狗絕不善罷甘休。
“陛下當有決斷,以安天下人之心”
校哥兒點了點頭,那頭的戰場,聽天命,這頭的,他還是得自己下場。
“劉時敏,去將人帶上來吧”
帶什麼人?
皇帝的樣子很疲倦,是放棄抵抗了嗎?不對,他竟還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