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讓錦衣衛自己內卷一下,濃濃的競爭上崗的味道,這幫傢伙有得折騰了。
“謝陛下恩典”
剛要起身告退,駱思恭又轉過身來。
“朝鮮那邊來報,朝鮮王畏懼建奴,卑躬屈膝不得人心,西人黨上下串聯,似有意另立新君,或許近日就會來試探我大明的意思。”
“西人黨?”
“是,西人黨向來親近大明,今歲可靠,來得都是西人黨派中人”
“他們的意思?”
“前番我軍入朝驅除建奴,朝鮮王子李倧率兵響應,深得人心,多數人主張立其為新君。亦有人主張內附大明,而今未定”
“洪承疇怎麼說”
“洪大人還不知此事”
校哥兒想了一想,剛要開口,就笑了
“國公既然調休退隱,先不用管這茬事了,將這訊息發給有關人等,問問李若璉和田爾耕怎麼看。另外,朕也想知道,洪承疇準備怎麼辦。還有,也問問袁可立老師的意見”
駱思恭轉身行禮告退,步伐輕快,面有春風。搞得與他擦肩而過的孫如遊老尚書,一臉詫異。
校哥兒依然拿著一根香菸,在鼻子下嗅了又嗅。
好的嚒,又來一個,來,點上!
老孫頭也沒怎麼客氣,這一套享受,他熟悉。
“陛下,老臣此來,乃是為了京查”
“京查?”
“明歲,正是京查之年,吏部得先要有擬個章程,聽聽陛下的旨意”
,!
校哥兒頓時醒悟,京查是大明官員的一次大考核,也就是大洗牌。每到京查之年,基本就是黨爭置為激烈的時候,他剛登基的初期,東林人一直盯著吏部的位置,就是為了等待京查再來,發一波力。
京查是先由吏部考功司開始的,隨後都察院等言官部門也會加入,正常情況下,這些人多數是馬前卒,重要的還是堂上大佬們的意見。不正常情況下,言官抱團成規模,彈劾奏摺滿天飛,挾裹“民意”對抗堂上大員,也是很厲害的一種情況,比如東林就擅長這一套。
校哥兒可不:()明天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