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平將自己設想的這條線路命名為陸平線,如果能夠穿越陸平線到達對應的高維宇宙,那就說明這種簡化版的星門設想是正確的。
陸平線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一條線可以不間斷跨越多個維度。在實際中可以將陸平線定義為無數個斷續的座標點,而這些座標點分佈在對應的多個維度。
至於這些點具體有多少個,取決於多維宇宙的最高維度。
陸平將陸平線的假設提交給了聯盟科學院,想讓科學院給自己提供研究人員和資源,完成穿越這條線路的驗證工作。
可惜申請提交沒多久就被駁回了,理由不是不透過,而是讓陸平補充探索陸平線有何實際意義。
看著科學院駁回的理由,陸平這才反應過來!
他自己如今已經站在了空間科學的最前沿,他設想的理念大部分人已經看不懂了,或者看懂了也不明白其有何實際應用價值和前景。
陸平很快就撰寫了一份細緻的報告,主要闡明瞭驗證陸平線的意義以及應用前景。
驗證陸平線最主要的意義,就是驗證星際之門的理論基礎。如果可以跨越陸平線,這條線就相當於一個固化的星際之門。
一個固化的星際之門有何前景?陸平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個固化的星際之門,就相當於三維本宇宙內掌握了人工蟲洞技術。
自空能公式誕生以來,聯盟對其他三維宇宙的探索,都是基於能夠進入四維空間這一重要前提。
具體來講,進入四維空間以後,就具備了探索四維本宇宙內無數三維宇宙的基礎。掌握了多少三維宇宙膨脹模型,決定了能夠跨越第四座標軸的距離。
同理,要是透過陸平線進入了某個五維宇宙內,豈不是意味著聯盟可以探索無數的四維宇宙?掌握了無數的四維宇宙,決定了能夠跨越第五座標軸的距離。
以此類推,陸平線將在維度縱向的基礎上,橫向無限擴充套件聯盟多維空間的探索腳步。將會成為第三聯盟真正邁向多維宇宙的第一步。
可以想象,如果能夠進入五維空間,那麼就能快速完成四維宇宙的建模工作,而且還不止一個四維本宇宙。
這就有了開啟不同四維宇宙空間通道的基礎,真正意義上的星際之門技術,也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新的報告非常詳盡,可謂圖文並茂,而且附帶了大量的註釋和理論計算。
科學院為此專門舉行了一場聽證會,聯盟內部所有空間科學的頭面人物,以及與之相關的學科帶頭人悉數到場。
聽證會開始,陸平先對自己的理論進行了簡明扼要的闡述。接下來面對各路大佬的專業提問環節,依然對答如流。
“陸平院長,我是聯盟星際安全理事會的副會長巴託。我想問的是,您的設想即便成功,預計耗費多久才能建造出第一個實際意義上的星際之門?另外,您耗費如此大的精力探索星門技術的初衷又是什麼?請回答。”
這個人來自聯盟安全理事會,很顯然對方的問題並不牽扯到專業細節,而是詢問陸平建造星門的時間和用途。
這個問題讓陸平始料未及,多久能造出星門,他心裡也沒有答案。至於為什麼要造星門,造星門要幹什麼?其實就是為了追擊守護者,奪取對方的能量生命科技,解決異化之災,救治自己的妻子。
但這是實話,絕對不能明說。
“巴託會長,首先感謝你百忙之中前來參加這場聽證會,說明安全理事會或者說軍方,對星門技術也是非常重視。我在這裡向你們表示感謝。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首先要強調一點,科學研究充滿了未知。正是這種探尋未知的精神,才促使聯盟成為了三維本宇宙最巔峰的存在。
在聯盟還沒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