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ctSA擴張的打算,陸平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張友亮等一眾ctSA的高層。
相信只要有這些大佬去推動,應該會有一些改觀。
至於探索已知擁有自然蟲洞的星系,這個目標倒是有,那就是希亞文明的母星系,蓋亞星系所在的三角座河系。
歐若拉母體的資料中記載的很明確,希亞文明是在三角座發展到了四級文明,這就說明三角座星系中是存在天然蟲洞的。
即便不是天然蟲洞,也具備進入四級文明的自然條件。
三角座河系與銀河系相距300萬光年,以3000倍超光速飛行,即便一刻都不停歇,也需要1000年才能到達。
這麼長的時間,陸平也等不了。
而且星系與星系之間,是漫長的宇宙荒蕪地帶。那裡除了虛無空間,什麼都沒有。如果有,可能也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後文詳細介紹)
兩個河系300萬光年的距離內,去除銀河系與三角座河系自身的直徑,荒蕪地帶的距離仍舊超過了280萬光年。
這麼長的距離,沒有宏觀物質存在。
1艘球形飛船滿載燃料,可以航行100年時間,也就是說每艘飛船還得專門配備一個大型的補給飛船。
陸平之前搞出了戴森驅動器,可以帶著恆星進行這樣的星際航行,這些勉強也都能解決。
可是打造飛船的材料自身,有一部分元素是有半衰期的。1000年無論是這些材料自身還是備件,都不能再繼續使用了。
1000年的星際航行,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隱患。
要想以這種方式跨越河系,就得帶上恆星和礦產星球、工業星球,一路走一路造。生生在漫長的荒蕪宇宙帶中,打造一條星際高速公路出來。
這樣的難度和探索整個銀河系相比,可以說是難分伯仲了。因此陸平也不打算走這條星路。
他打算採用最省事的辦法,以蟲洞的方式降臨。
人類手中的蟲洞,如今已經遷徙到了哈雷彗星。人類有了有效的自保手段這,也是陸平決定前往三角座星系的底氣之一。
只是為免蟲洞開啟暴露自身,這個蟲洞不到關鍵時刻是絕不會啟動的。
所以陸平還得再去尋找一個代理人的大本營,想辦法弄到第二套蟲洞裝置。
二十多年前,陸平初到甘石藍星域時,為了尋找代理人的大本營,就讓科學院研發過探尋空間壁障的裝置。
空間壁障只是二級文明的技術,核心原理是大範圍扭曲空間,將一定的空間從可見宇宙中隱藏起來。
想要研發針對性的探測器,難度並不大。
隱藏的空間只是從可見宇宙中消失了,但是其內部的一切還都停留在原地。
代理人的大本營之內,一般都擁有數顆恆星和大量的行星。
這些天體自身的固有屬性並沒有改變,所以只要蒐集某一星域的星圖,透過計算周圍恆星系的運動軌跡,就可以得出該星域有沒有隱藏的恆星系。
其實這種方法人類早有應用,比如海王星、以及天狼星b都是先被天文學家計算出來存在,再用天文裝置觀察證實的。
原理是相同的,只是計算難度不在同一個層級罷了。
人類目前的計算能力也早已經提升了無數倍,再加上自身也掌握空間壁壘技術,建立一套推演模型,還是不難的。
所以用來探查代理人大本營,依靠的是一個叫做搜星的軟體。只需要匯入星圖和對應的天體引數,很快就能得出結論。
陸平將軟體安裝以後,先用甘石藍星域的星圖驗證了一下,果然很快就定位出了隱藏的甘石星團所在位置。
而且還分析出了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