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維宇宙某個座標點,空間一陣波動,一個小白點從中出現。小白點一陣閃爍,變成了籃球大小。
光球內有兩個人類,正是陸平和張天宇。陸平正在檢視一份資料,正是張天宇的向量大炮。
“小張,你的向量大炮可以打破全息光球的結構,正好可以用來救人。現在就憑咱們兩個人,直接前去救人估計很難全身而退。”
“陸平前輩,那您有什麼好辦法?”張天宇知道陸平此人絕不簡單,虛心地開口詢問。
“你的向量大炮還可以繼續完善,到時候就不光是打散全息時空那麼簡單了。”陸平笑著回應。
“前輩是說那個光球叫做全息時空?”張天宇還是頭一次聽到這個名詞,不由得非常好奇。
“全息時空相對於獨立的空間和時間而言,它的內部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單獨概念,而是將時間和空間統一在了一起。解釋起來比較抽象,你看看這份資料就明白它到底是什麼了。”
陸平將自己研究全息空間的成果傳送給了張天宇,讓對方儘快掌握相關理論,這對他們下一步的行動非常重要。
全息生命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大,張天宇很快就將這份資料看完並掌握。
全息空間並不是天然存在,而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製造的方法就是將空間壓縮到0維,再將其內的時間流速減緩到最小值以下。
這樣時間和空間就會重合,形成全息時空。
全息時空有很多自身的特性,最顯著的就是物體沒有大小之分,速度沒有快慢之別。
在外界看來,它只是一個零維的點,但是在其內部,可以是無窮大。其能容納的物質、能量、資訊等,幾乎沒有上限。
從宏觀宇宙全息時空發動的常規攻擊,在它自身的特性下會變得毫無意義。甚至這些攻擊全息時空的物質和能量,還可以被全息時空吸收掉。
然而有一種攻擊方式除外。這種方式直指宏觀宇宙的本源,被稱作宇宙大統一論。
在四級文明以前,科學界對物質的認知過程可以大概總結為:從宏觀到微觀,這是對物質最表面也最直觀的認知。
在物理學建立基本粒子模型以後,我們認為物質由基本粒子構成。那基本粒子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是基於高維波動和顯波理論,形成的不同幾何維度。也就是在五級文明時的認知:物質即多維幾何(包括能量和空間)。
在六級文明時結合高維波動和超時空效應,一切物質都可以依照高維波動和時空效應,被定義成生命資訊。也就是全息生命誕生的理論基礎。
那麼高維波動和時空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先說答案:不存在基本粒子、不存在空間、不存在時間、不存在物質和能量。
只存在宇宙本源的相互作用。
這種宇宙本源在科學界有一個非常高大上的名詞:超弦理論。這是比量子理論和相對論而言,更能合理的解釋宇宙存在即合理的客觀事實。
宇宙為什麼存在,或者說為什麼是我們認知的這種存在?一切都只是弦的不同相互作用模式和結果而已。
自然界中所發生的一切客觀事實甚至主觀想象,所有的物質和能量,空間和時間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結合來解釋。
弦本身很簡單,只是一根極微小的一維線,弦可以閉合成圈(閉弦),也可以開啟為細絲(開弦)。一條弦還能分解成更細小的弦,也能與別的弦相互作用構成更長的弦。
所以弦就是宇宙的本源。
把這種本源暫且稱之為弦能量,那麼宇宙中的一切存在,都會受到弦能量的干擾作用。包括全息時空也不例外。
全息時空融合了空間和時間,也只是弦能量的一種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