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維宇宙幾何中心的第十一維座標軸,出入點陸平都已經掌握。
只要在幾何中心沿著第十一座標軸,將十維宇宙進行升維,理論上就能和十一維宇宙連通。這中間要跨越的就是維度裂縫。
一旦升維成功,到時候十維宇宙和十一維宇宙之間,就會形成一個維度通道:11維宇宙→10維單向閥→11維空間通道→10維宇宙。
這樣只要開啟單向閥,11維宇宙的液態弦能量,就會從11維通道直接進入10維宇宙內變成霧霾能量。
這些霧霾能量就能補充滲透作用流失的能量,10維宇宙自身就能恢復活力。
當10維宇宙的霧霾能量達到正常時,關閉單向閥或者停止升維。11維空間通道就會自動斷開,再發生滲透現象時重新開啟就行。
這只是單向膜的一條通道,如果不夠,可以沿著10維宇宙的幾何中心,平行升維建立更多的通道就行。
另外,如果維度裂縫是後天形成的猜測成立,這個通道根本不需要斷開。
讓它和11維空間一直保持連通,早晚有一天,在空間張力的作用下,10維宇宙將重新和11維宇宙融合。
陸平返回了十維宇宙的幾何中心,他在這裡構建了一個強大的引力源,用來扭曲十維空間。 很快就在幾何中心構建了一個10.5維的曲體空間。
這個曲體空間可以看做是十維宇宙在幾何中心位置突出的一個點,它突出的方向就是第十一維座標軸。
如果持續不斷地給它充能,理論上就能一直提升維度。
想要形象的理解這個現象,可以想象成把一個二維的平面捲曲起來,就能形成一個開放的三維管道一樣。
這個管道的第十一維度值很小,放在整個十維宇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它的確能夠將十維宇宙和十一維宇宙貫通。
只要它一貫通,憑藉十一維宇宙自身強大的空間勢能,以及狂暴的液態霧霾能量,它就能源源不斷的擴張。
最終的結果就能將維度裂縫填滿,讓十維宇宙重新和十一維宇宙融合。就是不知道這一過程需要耗費的時間,一萬年後到底能不能完成。
本紀元的十維膜宇宙,已經誕生了138億年時間。
按這個時間值來看,即便這個通道能夠很快貫通,想要緩解本膜宇宙的衰老,時間上應該也會存在很大的缺口。
一萬年,霧霾能量即便以光速擴充套件,最多也只能擴散到半徑1萬光年的十維宇宙。這裡需要明確一點,十維宇宙有多大的問題。
十維本宇宙的大小,與三維宇宙的大小存在對應關係。
這裡的三維宇宙並不是指三維本宇宙,而是和十維本宇宙存在正投影關係,或者十維本宇宙中心三維橫斷面的那個三維宇宙。
就像將一個三維球體,沿著它的球心做一個剖面。得到的圓形剖面半徑和球體自身的半徑是相等的。而不透過圓心切割出的剖面,半徑都是小於球體半徑的。
人類誕生的三維本宇宙並不是十維宇宙的中心剖面,十維宇宙的中心剖面也不止一個。但這些中心剖面的三維宇宙都是一樣大的。
它們的半徑和十維宇宙的半徑相等,只不過在十維宇宙來講,這個半徑是在十維座標系內,延伸出來的十維球體。
十維宇宙自身不一定是規則的十維球體,為了簡化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規則的十維球體。
這個十維球體的半徑有多大,透過測量三維中心剖面的半徑,就可以得到準確值。
每一箇中心剖面的三維宇宙,其幾何中心都是同一個點,同時也是十維宇宙的幾何中心。
從三維到九維,每一箇中心剖面的維度宇宙,幾何中心座標也都與十維本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