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戰不可免 (第1/3頁)

同樣夾雜在群山之間的另一外沃土,此刻也從半蠻荒狀態復甦。翻騰著黃泥色濁浪的河水被引入大大小小的溝渠,也將平整的土地分為一塊塊小格子。

小格子裡生長的泰西新糧種卻不多,更多的是豆類植物。雖然無法成為主糧,但大豆之類植物的特點就是生長快速,百天左右就能收成,是錯過春耕、卻不想錯過一年收成的最佳選擇。而且豆類植物的根部會固定氮肥,來年這塊土地,將變得肥沃。

大明取得後套,再移民過來太晚了,只能如此補種一番。幸好內務府在這裡開設了榨油作坊,向新移民收購大豆煉油。而煉油之後的豆渣,又能作為戰馬的飼養精料,一舉多得。

其實河套地區降水量不足,本在大明農耕線之外,成為塞外江南,全靠黃河水系灌溉。這塊大地涇渭分明,有河水或地下水流通的地方鬱鬱蔥蔥,而河水灌溉不到的地方,大片大片赤紅的砂石裸露著,一叢叢頑強的綠點綴其間,瘌痢頭一樣的觀感。

砂石裸露的瘌痢頭邊沿,有幾座小小的八角菱堡拔地而起,顏色是冷峻的青灰,頂端卻掛著鮮豔的、紅金配色的大明戰旗。

“砰!”

一朵五彩焰火升起在白日,隨後青灰色的菱堡上,響起了淒厲的哨聲

“嗶~~嗶~~嗶~!”

“狗孃養的騷韃子又來了,叫人不得安生”

“呸,弄死這些瓜皮!”

田裡的農人,嘴裡罵罵咧咧,手腳卻不耽擱,麻溜的收拾起農具,鑽進菱堡裡面。陝北邊民一向勇悍,常和蒙人、馬匪打交道,不需要招呼,進了菱堡,拿兩塊硬皮革或者木牌子披掛在胸前胸後,再選個趁手弓箭或長槍,就上去給守軍幫忙了。

這土地比原先當佃戶的黃土地肥沃多了,先來的一人發十畝,多少邊民來了就不想走了,呼朋喚友,拉上親族,發家都靠膽大,蒙韃算什麼?

煙柱子冒起來,配合著先前的訊號彈,精明的邊民都能推算的出,來敵大概有千人,不多不少。

很快,地平線上冒起煙塵,噠噠馬蹄聲響起,一線人潮湧來,髒兮兮的鞭子,灰撲撲的皮袍子,夏日裡露出一半的光膀子,正是熟悉的騷韃子。

光看這裝束就知道不會大打。真要打,蒙韃雖然窮,還是會湊出些鐵甲上陣的,至少也是皮甲。

而且這股韃兵都是楞慫,竟在菱堡外的一箭之地,也就是七八十米遠的地方停下來了。聽不清那頭哇啦啦叫著什麼,很快韃兵中分出一隊人馬,大約百人,繞著菱堡轉了一圈。

菱堡不大,也就八九米高,三層樓的樣子,也就能容納五六十人吧,但共有七座,二三二前後交叉分佈,中間的一座稍微大一點,如同主峰。就算這樣,七座加起來,最多容納不過五百人吧。

繞著走的韃兵放慢了馬步,邊走邊看,距離也就二三十米,一個為首的壯漢正在指指點點,計算著。

“砰!”

一聲火槍聲響,那壯漢胸前爆出一朵紅花,晃了一晃,一頭就栽下馬來。

“哇啦啦!”

那些蒙韃大怒,拿起手上的騎弓,對著菱堡的牆上攢動的人頭就射。

“嗶~嗶~避箭!”

那些人頭地鼠一樣的消失在牆頭,隨後“砰砰砰!”火槍聲四起。

馬隊上的韃子,下餃子一樣往下掉。這個距離騎弓確實能射死人,但除非射中眼睛。因為明軍頭上戴著ufo式的鐵皮碟帽,臉上還有面甲,很難射中。但明軍的火槍打在身上,那可是一槍一條人命啊。

關鍵還沒地方躲,因為無論你站在哪裡,明軍稜堡群的前中後都能射擊。

“嗚~”

牛角號聲一響,這百人騎兵飛速後撤,撤回本陣的時候,百人大概只剩下一

最新小說: 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 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 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 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 紫鸞記 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 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 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 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明末之我若為王 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邊水往事同人: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