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嶽變法未果,神宗皇帝疏於朝政,吏治日覆敗壞,唯東林人,多君子,能持正其身。小民所見,東林講學導人向善,東林君子多有捨身報國之膽,人心所在,必然不敗,救國者必東林也。”
這話把校哥兒逗笑了,若需要酸儒來捨身報國,這郭嘉基本沒救了。再說了,水太涼的故事,朕聽過。
“東林,準備如何報國呢”
“去腐納新,叫朝堂清宴、政令通達”
“眾正盈朝,帝王垂拱嗎?”
“垂拱之治,書生之言。若無君臣一心,縱有張太嶽之能,亦是人去政亡,所謂國富民強,終不能久”
“喔?那你說,如何能國富民強”
“以德取士、以法治吏、以寬待民”
“說說”
他又捕捉到了校哥兒的語氣轉化,稍微停頓
“小民知道,陛下不好空談,比若江南,商業興旺,人人安居,家家小康,此施法得當範例也”
“哈哈哈,江南好,江南富,江南稅賦卻有定數。再富,富私人而已,與郭嘉有何加”
還以為他會聊聊賦稅重地的意義,但汪文言並不辯解。
“治國大略,小民不敢妄言。汪文言所長者,內外溝通、權謀小道而已,此亦是東林君子所短也。今日得見天顏,小民誠心發願,願竭盡所能,叫東林松散的黨人結為一心,成為效忠陛下的東林。”
這人鄭重磕下去了,這句話,也正中校哥兒靶心。
職場有兩種人,會做事的,會做人的。前世,戴老師自認是個做事的人,從事的也是極講專業的行業,但放眼所見,混得好的,依然是會做人的。今生,校哥兒依然自認只會做事,權謀方面,真的一言而盡。
若能收服眼前此人,改造東林
但他腦海中卻浮現出了一個人。矮小、斯文、陰暗,此人有句座右銘,混亂即是階梯。這話,也適合汪文言。
“李可灼之死,你做的?”
“小民逼不得已,若不能做成鐵案,就無法清理朝堂。況且,此人本就該死。”
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生死,或許在他們眼中並不值錢。校哥兒來自另一個世界,不能認同。
轉身看這監牢,收拾得乾乾淨淨,書籍筆墨俱全,排氣小窗竟還看得到院中風景。
無論在什麼環境,搞定人,這位老兄輕而易舉。
他搖了搖頭,轉身而去。
“悄無聲息,殺了。詔獄,也要清理一下了。駱公親去盯著,別再出什麼么蛾子”
小指頭這種角色,留著禍國映民嗎?
權謀只是配菜,郭嘉興旺,老老實實靠鋤頭、靠刀槍、靠扳手、靠算盤、靠血汗,不能存有捷徑之心。
他不需要東林,君子,大都不是幹吏。
他沒必要查案,沒那個精力。勞資穿越而來,不為昨日找真相,只為明天找答案。
很簡單,誰有能力作妖,誰想從中受益,收拾誰就行了。
-----------------
李清平曾經見過的那間金碧輝煌的佛堂,而今搬到了仁壽宮。
這富麗堂皇,晃瞎了校哥兒的鈦合金狗眼。
金、銀、玉、木、珊瑚、玳瑁……聚齊了人間七寶,彷彿能召來滿天神佛的護佑。
“寶器如此齊整,老太妃真是虔誠之人啊”
沒見過世面的皇帝,在讚歎。
“都是神宗皇帝賜下的,哀家不敢捨棄啊”
鄭老太妃富態的臉,掛著驕傲和嘲諷。
“聽聞皇帝忙於查案,怎有空來探望哀家了”
“大臣們查案,牽涉到了老貴妃之前幾位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