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明天再會猜一國家名 > 第140章 海上議會

第140章 海上議會 (第1/3頁)

廈門島與對面的漳州,僅隔著一條狹長的海道,海道深入大明陸地中,形成了另一個避風大港,漳州月港。

此處是東南的海貿中心,正是當年隆慶開海的指定港口。雖然大明後來變更了國策,但漳州月港的地位愈加繁榮。官禁民不禁,懂得都懂。

月港碼頭不遠處,有一座巨大的宅院,遺群而立,很有特點。

閩南人管家叫“厝”,這種大宅院就叫“大厝”

閩南大厝一般用花崗岩或紅磚作為牆面,條件不允許的話,也有用夯土白牆的。而黛色瓦片搭成的高低屋頂,都有類似於宮殿的翹尾飛簷,這飛簷伸出牆面之外老長老長的,看似很張揚,其實卻是基於實用。閩南的雨水不同於江南的纏綿,往往一陣陣的疾風驟雨,都是斜潑著過來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長長的屋簷,可以更多的保護牆面和門窗。有建築學家研究過,中國人屋簷的形制,不取決於設計風格,取決於雨水這位設計師。

閩南人講究宗族禮序,大厝小厝都是緊挨相連的,飛簷交錯遮掩,相互保護牆面。像這樣孤零零的、生人勿近的大厝,很少見。

大厝之外,村口旁、石橋上、榕樹下,三五散落著些精壯的漢子,身有水鏽,面帶殺氣,一看就知道是做海上營生的。

大厝之中,深深的天井,光亮的大廳,坐滿了四海英雄,從裝扮就能看出來路複雜:有穿綢緞的商人,有一身短打的船伕,有坐著泡茶的,有站著抽菸的,甚至還有跪坐在地的東瀛武士。

若要簡單歸類,從口音判斷,閩南語、廣府白話和潮汕話,是三門主要語言。

三十來張座椅被排成大大的圓圈環繞在一起,看似地位平等,但還是有幾張座椅超越了規制。陸陸續續,各路英雄入了座,此時眾星捧月的大椅子上,坐上了一條魁梧大漢,一身隨意的漁民裝扮,捲起袖管褲管,露出黝黑膚色,臉上稜角分明,虯髯茂盛,頗有英雄氣概。

“顏頭”

“顏頭”

入座的好漢,紛紛與他拱手致意。

“靠夭啦,顏頭,顏頭,林北一點都不緣投啦!”

閩南語“靠夭”直譯為喊餓,引申意思是窮哭胡叫,而“緣投”,則是英俊的意思。這位顏頭叫顏思齊,武藝出眾,年少時怒而殺人,跑路到東瀛,先做裁縫,後改行做起了“海商”,靠著過硬的拳頭與豪爽的個性,打服了各路好漢,都願認他為老大。

既然顏思奇都入座了,鬆鬆散散的各路好漢,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就剩最大的那張座椅還沒坐人,場面逐漸安靜。

沒等多久,兩個身影飄然而至。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面白俊朗,三縷鬍鬚打理的清清爽爽,穿著的卻是東瀛貴族才有資格上身的公家和服。他一手握著把鎏金摺扇,另一隻手卻緊緊的牽著一人。

被牽手的是一個英俊少年,十八九歲,身材英挺,小麥膚色,尚未蓄鬚。這一對人物的風流樣子,似乎與這群盜雲集的場面格格不入。

“大哥”

“李船主”

“capta andrea!”

各路英雄都站了起來,迎接兩人入場。

“哎呀,這才是真正的緣投少年啦!”

顏思奇從和服男子手中,拉過少年,上下端詳,忍不住發聲讚揚。

“老二,這是老黃的外甥,一官啊,是個人才”

“少年家,莫簡單啦!”

這和服中年,正是此時的海上盟主,泰西人稱為“中國船長”的李旦。

李旦是泉州人,早年經歷模糊(有些“海商”擔心官府緝捕,刻意改名及隱瞞出身),起步“經商”路線在呂宋,後來弗朗機人排華,大肆劫殺,李旦也被捕為奴,艱難

最新小說: 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 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 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 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 紫鸞記 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 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 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 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明末之我若為王 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邊水往事同人: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