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在前,所有讀書人都希望能夠成為第二個姜尚,成為國師。
學會利用這種心理很重要,不過這個東西姑且還是放在人性的時候再講比較好。”
“人生在天地之間,雖然是在主宰萬物,改變萬物。但是也絕對不可因此就自大而驕傲。
自然的力量宏偉而無窮,天地的憤怒要令一個種族覆滅實在是太輕鬆了,因此就算驅使事物,首先也要明白事物的執行道理,從而奉天時,守恆道,順應自然。
這是人法地。
周天運轉,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由此而生了晝夜更替,四季輪轉,正因如此人才產生了‘時間’的概念。
因此人所謂的時間,只不過是依靠著天空之中的日月變化和一年的四季旋轉誕生的。因而,時者,天行也。
天時變化決定了人的時間觀念,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養則是大地的面貌和特性,它們的實質都是萬物依據著時間變化的生存和發展。
這便是地法天的道理。
所謂道,是自然,自然是萬物之本,順應自然是道的本質和機理,觀察自然的變化,察覺自然的本性和規律,這就是道,由此是道法自然。
而天法道,是因為道具有先天性和穩定性,其存在不隨人的意志而變化,其存在也不會因為後天因素而改變。
天體的執行也是穩定的,存在固有性和不可改變性。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這和道的本質是一樣的,因此天法道。”
赤鳶站在太虛山的陣法前,轉過身來。
“太虛山的天幕遵循著日月變化四季輪轉的規律,即便天幕可以改變天象變化,令風晴雨雪都在掌控之中,也不可能改變自然規律。”
“那,究竟什麼是道呢?”
赤鳶沉默,看了一眼蕭雲,平靜的眼神裡不包含任何意味。
“於人不同。不同的人,認知中的道也不同。
所謂道的東西,是無法用言語去表述的,人以言語描述出的道,就決然不是真正的道,用語言可以表述的思想也並非思想的真正形態。
無和有,是天與地的開端,世間萬物的源頭。常無忘卻一切,是永恆之虛,是天與地誕生之前的狀態,而常有,則是唯物誕生之初始,是一切孕育且誕生的姿態。
大道無形,永珍變化,是深奧而無量的,不可觸及不可感知,以無窮無盡的變化構成天地萬物。
想要感知理解道的存在,就需要將自己融入常無和常有的狀態,在這二者之間輪轉變化,達到與道相同的存在境界。”
“那,赤鳶,你做到了嗎?”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