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內不準有人靠近,隨後反問道:“皇帝昏庸嗎?”
“不昏庸嗎?”張牛角疑惑。
張新搖搖頭,決定趁此機會給部下好好上上課,讓他們明白,真正的敵人應該是誰。
這些黃巾舊部,是他將來起家的資本,必須要先統一內部思想。
否則將來爭霸天下,連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都不知道,豈不可笑?
歷史上宦官亂政的例子很多,但這些這些宦官真有那麼大的能量麼?
十常侍的權勢滔天,但劉宏死了沒幾個月,他們就團滅了。
被人呼為九千歲的魏忠賢,崇禎也是說殺就殺。
宦官真有那麼牛逼?
不是的,宦官本質上,只是為皇帝辦事而已。
皇帝為什麼用宦官,還不是為了奪權?
從哪裡奪權?
士大夫階級唄。
東漢的兩次黨錮之禍就是很好的佐證。
黨人最盛的時候,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無數士子以他們為榜樣,以求能見他們一面,朝中大臣因為害怕他們的指責,甚至人人登門拜訪。
最為可怕的是,筆桿子掌握在他們手裡。
他們說皇帝是昏君,那皇帝就是昏君,他們說天下大亂,全是宦官亂政的緣故,那就是宦官亂政的緣故。
一點辯駁的餘地都沒有。
這樣的勢力,皇帝又怎能不忌憚?
不用宦官,又能怎麼辦?
甚至還有陰謀論說,張角的黃巾起義,本質上也是士人集團的一次奪權行動。
因為張角也是士人。
不信?
看看黃巾起義後,大漢朝廷的格局就知道了。
朝廷沒錢了。
同年爆發的涼州之亂,需要靈帝將自己的御馬都捐出去,才有錢打仗。
外戚沒兵了。
大將軍何進手下的禁軍,在幾次叛亂後就只剩下了萬把人。
統領一萬人的大將軍
反觀士人集團,不僅解除了黨禁,還趁機在地方上募了許多兵,為後來的群雄割據埋下了伏筆。
董卓進京後,袁紹逃回關東,振臂一呼,就能拉出幾十萬人馬來。
所以,這天下大亂的原因,到底是在宦官,還是在士人呢?
張新將這些東西換了一種說法,說給黃巾諸將聽。
“按照大帥的說法,這禍亂天下的竟不是宦官,而是士人?”
眾將目瞪口呆。
張新點點頭,“所以爾等對宦官無需那麼敵視,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沒卵蛋的奴婢而已。”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張牛角瘋狂搖頭,感覺自己的三觀都要崩塌了。
“我且問你。”張新看向他,“你家中以前可有田?”
“有。”張牛角點頭。
漢律,民夫二十歲受田,六十歲歸田,上田夫一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也就是說,按照規定,每個年滿二十歲的大漢男性公民,至少都能分到一百畝田。
“你的田呢?”張新又問。
“朝廷苛捐雜稅繁多,實在難以負擔,賣了。”
“賣去哪了?”
“士族”
張新又看向其餘人,“你們的田呢?”
“也是賣給士族了”
“不是宦官?”
“不是。”
“那這宦官費盡心機禍亂朝政,搞的你們民不聊生,怎麼得好處的反而全是士人?”
眾人聞言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