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仙俠小說 > 王小草小情歌 > 第一百九十五回 濟南城十大樹王 千百年歷史滄桑

第一百九十五回 濟南城十大樹王 千百年歷史滄桑 (第2/3頁)

貴,保護價值高。1954年由院外移至院內樹池,當時主幹枯殘,後又從樹墩處萌生幼枝,老樹新幹,枝繁葉茂。每年的四五月份,它一樹的繁花,成為珍珠泉大院裡一大奇觀,因為歷史久遠,生長旺盛,所以被稱為“北方海棠之冠”,這也是濟南千年古樹中唯一的一棵海棠樹。宋海棠生長在封閉的海棠園裡。它叢生的枝條簇擁著向四周發散,樹葉茂盛濃密,樹冠東西約有8米寬,整個樹形如同一個大蘑菇,非常壯觀。在海棠樹的東側,立著一個石刻:“宋海棠”,據悉,這是清末民國山東書畫名家王墨仙的題字。宋海棠是一株西府海棠,相傳為宋代大文學家曾鞏親手所栽。曾鞏時任齊州(濟南)太守,在珍珠泉畔建有別墅“名士軒”,宋海棠為當年所留。

長清檀抱泉青檀王。長清區萬德街道靈巖村,有一棵青檀,樹齡約1000年,生長旺盛,樹形優美,冠型大,覆蓋面積廣,樹根部包裹一泉,取名為“檀抱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據傳說,此泉及古樹已有千年歷史,泉水清澈甘甜且常年水流不斷。?初見這棵青檀,讓人最驚訝的是它與泉水的完美結合,大樹生於半山腰,樹下一眼清泉,虯根盤錯分為兩側抱泉而生,青色的樹幹搭配青石讓人驚歎大自然的神奇。有1600多年曆史的靈巖寺前身就在檀抱泉旁,泉水滋養了一方百姓,後來山洪暴發,把原來的靈巖寺衝了,以後才建到這個地方。古樹因泉而生,泉因古樹相抱而得名,相依相存。樹長在泉眼上,泉給樹營養,樹又保護著泉。一棵樹,因為一眼泉,生生不息;一眼泉,因為一棵樹,成為奇觀。

,!

萊蕪獨路村唐板栗王。萊蕪區大王莊鎮獨路村有一棵板栗樹,據傳說,這棵樹唐朝時期就已存在,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板栗產量較高,易於管理,可以加工成板栗面,是比較耐儲存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歷來深受百姓喜愛和愛護。以前每逢年景不好,莊稼欠收,全村人就靠儲存的板栗維持生活。所以從古到今留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在獨路村板栗樹不能殺,只能種。目前,獨路村漫山遍野都是板栗樹。這棵唐朝板栗是獨路村100多株千年板栗樹中的“樹王”。

平陰洪範池白皮松王。墓地是人們心目中的風水寶地,大量古樹名木作為“墓樹”得以倖存,尤以松柏居多。平陰縣洪範鎮鎮駐地以北不足兩公里的地方,有一處獨有罕見的白皮松古樹林,因是明朝三代帝王(神宗、光宗、熹宗)之師,大明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于慎行的塋地,故稱“於林”。該地是1607年于慎行病故後,萬曆皇帝為報師恩,在洪範敕建的陵園,總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據明朝史書記載,於林曾經恢宏壯闊,正門外有高大石獅一對,林中有華表兩座;甬道兩側有石虎、石羊、石馬,翁仲相對;還有,落棺亭、記載政績文章和人品的石碑10通,以及牌坊兩座。落棺亭周圍蒼松翠柏,尤其林中植有萬曆皇帝所賜代為守孝的白皮松59棵。遺憾的是,經歷多次“破四舊”等歷史風潮,於林現在僅存大門等建築物和40餘株白皮松,其他的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白皮松林見證了一段明代“師生之情、君臣之義”,它既是對於閣老(家鄉人稱謂)一生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的高度評價,也是對萬曆皇帝尊師重教、任人唯賢的高度讚揚。正因有這樣的明君賢相,才有了“萬曆中興”時期的國泰民安。

四門塔側柏。約1900年樹齡,在柳埠街道辦柳埠林場四門塔景區。四門塔建於隋朝,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塔,四門塔旁有古柏一株,生有九大主枝,九頂蒼秀,人稱“九頂松王”。在四門塔建立之前,東晉初年一位姓朗的高僧修建了朗公寺,九頂松的栽植時間要早於朗公寺的建造時間。史書和碑文上記載,九頂松為東漢所栽,公元583年被隋文帝楊堅改郎公寺為神通寺,冊封九

最新小說: 御獸東荒我不慌 史前元尊 天之湮 不死修仙人 心道征途 仙緣道侶傳 山野窮小子的修仙路 夢起輪迴 玄宇記 我有一個神道界 穿越修仙開局仙尊巔峰炸翻異? 仙行盡 以劍證道之葉凌 虎嘯乾坤:萬物傳奇 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 御獸小道士 小林修行記 惡靈纏繞 踏天之路! 黎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