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規定,讓不少國家反對,英國的四個球協第一個站出來,他們要求是英國有四個名額預選賽名額。
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認為這不公平,他們認為自己是各自獨立的官方機構,怎麼能只有一個參加預選賽?這不公平。
這其中愛爾蘭反對聲音最大,他們可不想在擊敗了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之後,參加世界盃預選賽頂的是英國的頭銜。
英國球協當了出頭鳥,德國和奧匈也跳出來了,他們也要求給幾個名額?
德國團結性比英國強,但是巴伐利亞王國有很大自主權,所以巴法利亞足協要求自己也要一個名額,驕傲的巴伐利亞人要求為自己而戰。
奧匈本來就是二元制國家,奧地利的德意志人與匈牙利的馬扎爾人人數加在一起,也只是勉強能壓住其他民族。
奧地利與匈牙利之間本來就是聯盟,在世界足協中都擁有自己的一個席位。因此,奧匈帝國也要求兩個預選賽參賽名額,
英國,德國,奧匈都是大國強隊,經過一番扯皮後,最終世界足協做出了讓步。
鑑於八個鬧事的足協足球實力都很強,參與和別國競賽,這對其他的參賽國家不公平。
因此在晉級正賽的預選賽中,英國四個足協,德國的兩個足協,奧匈的兩個足協,要單列出來進行競賽。
世界足協做出了讓步後,與英國,德國,奧匈三個國家的八個足協不再鬧事,同意了世界足協的條件。
經過協商後,英格蘭足協,蘇格蘭足協,威爾士足協,愛爾蘭足協,德意志足協,巴伐利亞足協,奧地利足協,匈牙利足協,這一共八個足協將隨機抽籤分成兩組,決出四個正賽名額。
第二次世界盃,除了改革了一些賽制與規則,最大的改革就是設立了體育競彩。
推廣球類運動是個燒錢的公益活動,世界球協雖然財大氣粗,但也經不起光燒錢不盈利的模式。
世界球協會長弗朗西斯科公爵,為了讓組織健康發展,決定先在足球上搞試點,進行公正公開的全民體育競彩。
足球體育競彩獎池,不用他人投資,弗朗西斯科公爵與巴西國王佩德羅三世出資投入了五萬英磅。
如果足球競彩走通了,模式盈利了,布拉幹薩王室只抽取10%,世界球協抽取30%,世界足協抽取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