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之穩定、百姓之福祉謀求出路。孤在這裡拜託了!”
“本座定當盡心盡力!咳咳……”
龍傲華微微側身,目光如炬地看向群臣“國師之能,眾人皆知,但吾等亦不可僅憑此一言便亂了心智,丟了大興臣子的氣度。諸位可知孤彼時聽到這則讖語後為何不宣告你們?只因有史以來,假借讖語亂事者多不勝數,孤不想造成那種局面!但如今此讖語既已出現,吾等當以理性之思、睿智之眼去探究其背後深意,而非自亂陣腳,失了分寸。”
此番話語如同一股強大的暖流,群臣們原本慌亂的情緒漸漸平復。
“諸位大人,如今雖有此變故,斷不可心生畏懼,亦決不能有絲毫退縮之意!當以鋼鐵之意志、無畏之勇氣直面此般變故。我等身為大興之臣,肩負陛下重託,承載百姓期望,豈有畏懼退縮之理?應如出鞘之利劍,鋒芒直指困難,披荊斬棘,為大興之繁榮穩定、百姓之安居樂業奮勇前行,永不退縮!孤將與諸位共同面對,尋出解決之策,護我大興江山永固。”
“我等願助太子殿下!”
龍傲華雙目如電,字字鏗鏘道:“現今局勢迫在眉睫,重中之重乃是安撫城內惶惶百姓,使其心安而不生亂;再者,務必全力圍剿城外猖獗匪患,以保我大興江山安穩無虞。此二者,實乃當下首要解決之關鍵問題。”
眾臣聞之,紛紛頷首,心中皆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恰在此時,龍傲惠毅然挺身而出,他傲然挺立,朗聲道:“太子殿下,臣弟願主動請纓,前往平叛。城外匪患若一日不除,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寧!臣弟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為大興之安定、百姓之福祉而戰。”
龍傲華微微點頭,目光之中流露出一抹讚賞之色。“二弟有此擔當,實乃我大興之莫大幸事。”
龍傲惠緊接著道:“臣弟聽聞此次匪患聲勢浩大,因此此次平叛兵力至關重要,臣弟懇請太子殿下恩准,賜予洛陽將軍府和火器營的部分兵權。有此兵力,臣弟才能更好地指揮作戰,統籌安排,充分發揮我方優勢,迅速剿滅匪患,還百姓安穩生活,護我大興江山永固!”
眾臣聽聞此言,心中各有所思。有人擔憂兵權分散,恐生變故;但亦有人認為,此時局勢危急萬分,唯有果斷決策,方能化解危機。
“臣弟願立下軍令狀!定以忠誠為盾、勇氣為矛,帶領將士們奮勇殺敵!不破亂賊,寧死報國!”
龍傲華沉默良久,深思熟慮之後,決然道:“二弟一片赤誠之心,孤豈有不應之理。著令!河南王龍傲惠,統領洛陽將軍府一萬及火器營五百兵力,即刻啟程前往平叛!”
龍傲惠跪地領命,眼神之中滿是決絕之意。“臣弟定不負太子殿下重託,披荊斬棘,奮勇殺敵!凱旋之日,指日可待!”
隨著龍傲惠的主動請纓和龍傲華的果斷決策,眾臣彷彿看到了希望之曙光。看向河南王龍傲惠的目光中,滿是驚訝與敬佩。
“唉,曾以為這位河南王不過是養尊處優的宗室貴胄,卻未曾想在如此危急時刻,竟有這般果敢擔當!我過往居然對殿下這般認知,真是慚愧啊!”蕭岩心想。
“河南王豪邁身姿,不亞於當年的陛下啊!”那名中年大臣心裡讚道。
“國難當頭,方顯英雄本色!河南王當為我輩楷模!”年輕的朝臣們眼中閃爍著欽佩之光。
不過還有一些如曾仕等心思縝密的朝臣,雖對龍傲惠的勇氣讚賞有加,但也不免擔憂兵權的授予是否會帶來潛在的風險。然而,當他們看到龍傲惠那堅定的眼神和赤誠之心時,心中的疑慮也漸漸消散。
只有徐世知,依舊憂心忡忡……
眾人散去後,朝堂之上只餘龍傲華與城防營主帥蔡熙。
“蔡熙,你可知罪?”龍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