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其實連錢鏐都不如,而這一點他也很清楚。眼見自己就要被自己曾經的小弟給收拾了,危急時刻,董昌與自己曾經的死敵楊行密暗中聯合意圖滅掉錢鏐,但錢鏐及其軍隊的戰鬥力在這個時候幾乎爆了表。楊行密派軍隊去攻擊錢鏐的腹地意圖圍魏救趙,但錢鏐這邊是腳踢楊行密拳打董昌,最後的結果是楊行密的軍隊鎩羽而歸,董昌則被掏了老窩連自己也成了俘虜。
關於董昌的最後結局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押往杭州的途中他覺得自己實在是沒臉去見曾經的下屬遂跳水自盡而亡,一說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在途中被殺身亡。
此戰過後,錢鏐不但佔據了董昌的地盤,而且事後還被唐昭宗任命為鎮海、鎮東兩鎮節度使,同時還加封為檢校太尉、中書令並賜丹書鐵券,恕其九死。第二年,唐昭宗又命人將錢鏐的畫像置於凌煙閣並加封其為檢校太師,錢鏐就此站在了人生迄今為止的巔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遺憾的是,正所謂老而不死是為賊,錢鏐在勢力壯大之後其個人野心也跟著膨脹了起來。公元904年,錢鏐向朝廷索要吳越王的封號,朝廷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但這時候和事佬出現了——朱溫。這個在當時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大軍閥並在實際上掌控了唐朝朝政的梟雄出面斡旋,錢鏐最後還是得到了王爵的封號,他被封為吳王。
公元907年,朱溫正式篡唐稱帝建立後梁,他封錢鏐為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此時的中原大地朱溫獨領風騷,但儘管他已稱帝可實力不比他遜色多少的李克用依然高舉唐朝的大旗視朱溫為亂臣賊子,這二人之間遲早會有一次超級火拼。很有自知之明的錢鏐知道自己在這二人的面前只能是當小弟的份兒,於是便安心地在江浙之地當他的土皇帝,至於北邊的事,誰當皇帝他就叫誰大哥。
公元908年,錢鏐被加授為中書令,第二年又被加授為太保,911年,錢鏐被加授為尚書令兼任淮南、宣州、潤州等地四面行營都統。看到這些別以為朱溫有多麼器重錢鏐,因為當時類似於錢鏐這樣的一方豪強都被朱溫的一頓眼花繚亂的尊貴頭銜給砸得目眩神迷,他這樣做不過是想讓這些人相互間使勁兒地掐,然後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反正賞賜一個名號又不會讓他掉一根毫毛。
到了公元912年,朱溫被自己的好兒子朱友圭給幹掉了,朱友圭隨即宣佈自己是後梁的第二位皇帝。相比朱溫,朱友圭更是對錢鏐加倍尊崇,他給了一個讓錢鏐受寵若驚的頭銜——尚父。
公元915年,朱友圭的弟弟朱友貞發動政變奪取了後梁的皇位,錢鏐又被加封為諸道兵馬元帥,而這個頭銜後來又被改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在名義上錢鏐從此掌管了全國的兵馬,但實際上錢鏐還是一個土皇帝而已,只是他頭上的這個名頭著實相當響亮。
朱溫父子以及朱氏兄弟間的相互仇殺導致本就大亂的天下更加沒有了綱常,各地諸侯在此期間紛紛自立門戶,有的甚至公然稱帝,五代十國由此變得名副其實。不過,錢鏐卻不肯博這個虛名,他一直都以中原王朝的臣子而自居。公元923年,錢鏐再被冊封為吳越國王,就此他開始設立自己的朝廷並設定宰相、侍郎等文武百官,一切規格都與皇帝看齊。
李存勖滅掉後梁並建立後唐之後,錢鏐在第一時間對其表示了支援和擁護,總之他以前怎麼對待後梁現在就怎麼對待後唐。你們在中原打你們的,誰勝出我就認誰當大哥,反正這也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和筆墨的事而已。
公元931年,後唐皇帝李嗣源再次任命錢鏐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吳越國王,然而這時候已經八十歲的錢鏐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第二年錢鏐因病而故,臨死之前他選定自己的第七個兒子錢元瓘為其繼承人並交代了自己的遺囑: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