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的戰前集結,可這時候的宋軍卻遠沒有幾個月前進擊北漢時的那般熱情高漲,還不說別的,單單就是趙光義本人的御駕扈從部隊就沒能按時到達鎮州。趙光義為此而勃然大怒,盛怒之下他決定以軍法懲處這些人以達到殺人立威並整肅軍紀之目的。禁軍馬步軍都軍頭趙延溥進言道:“陛下,我們此次北征幽燕勢必會與遼軍進行決戰,如今我們還未與敵接戰就先誅殺我方將士實為不妥,如此還有誰肯盡心為陛下效命啊?”
聽了這番勸告之後,趙光義這才強壓住心頭的怒火,此事也就此作罷。不過,相信此事也定然讓趙光義感覺到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還是有些不足。軍隊這個地方是講究用實力說話的,軍人們的心底只會向強者頂禮膜拜,正如宋軍的將士此前對趙匡胤那樣,那個人不但是他們的皇帝更是他們的將軍和榜樣——在戰場上勇不可當的一位猛士,可他趙光義沒法做到這一點,所以這些本就滿腹怨言的軍人才會在執行他的軍令時打了折扣。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趙光義才決心要去建立更大的軍功,如今軍中的將領都對北伐遼國持牴觸情緒,如果他此次力排眾議最終能夠取得堪稱輝煌的巨大成功,那麼他自然也就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英明神武之主。
當然,我們把話又說回來,宋軍的將士雖然對趙光義突然決定遠征幽燕且遲遲不肯為他們平滅北漢論功行賞之事頗有怨氣,但這些經由趙匡胤親手調教出來的宋朝開國之師的軍事素養真的是無可挑剔。在鎮州完成大軍的集結並加以短暫的休整之後,宋軍的將士們再又拿起刀槍跨上了戰馬。當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是生平最後一次朝著自己的家園方向徐徐而望之後,這些漢家的熱血男兒再又豪情滿懷地挺身向北一路疾馳去開創屬於他們的歷史篇章。
偉大的歷史在等待著宋朝的這支開國之師去書寫,輝煌的勝利也在前方等待著他們——不過,這裡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們此時的皇帝和統帥是趙匡胤,而且他們的對手裡沒有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
:()北宋帝國興亡史